1982 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法性,并宣布长期不变。黄守宏在文中称:那个时候,我正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学习。当时教科书里讲的还是过去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那一套,其中还有批判包产到户的内容。“一号文件”从根本上否定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对传统的农业经济理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看到文件后,系里的老师和同学立即进行学习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这个‘一号文件’(1982年的‘一号文件’)和以后下发的4个一号文件,对当时正在学校读书的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此,我与‘三农’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毕业后分到农业部,还是后来调到国务院研究室,我都一直从事农村政策研究工作”,黄守宏写到:在新世纪,中央又发出了关于“三农”工作的5个“一号文件”,我有幸参与了文件的起草工作。
2008年4月,黄守宏离开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转任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书记。“政事儿”发现,虽然离开了农业部门,“三农”仍旧是黄守宏关注的主题。
2012年2月,黄守宏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应该说在连续‘八连增’之后,现在从上到下大家普遍担心的问题就是会不会出现滑坡、拐点、徘徊,我更担心的还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建议采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多项措施,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一年后,时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的黄守宏,于2013年5月,率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相关负责人,来到重庆调研农村“三权”融资工作。重庆自2008年开始,推出“三权”融资等“地票”交易制度,在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包括土地制度在内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上日程。
公开场合发言诙谐幽默,直面敏感问题
“去年这个时候讲了一句话,被媒体炒了以后,搞得很被动”
接触过黄守宏的媒体记者对“政事儿”说,作为“60后”学者型官员,黄守宏思维敏捷,公开场合发言时经常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直面敏感问题。
“政事儿”注意到,2014年8月,在“2014年崇礼·中国城市发展夏季论坛”上,黄守宏就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一年前的“遭遇”。
“我是抱着一喜一忧的心情参加这个会,去年这个时候讲了一句话,后来被媒体炒了以后,搞得很被动”,黄守宏说,2013年8月在“2013年崇礼·中国城市发展夏季论坛”上,他发言时联系底特律政府破产,强调中国城市如果不严格管理政府债务,那么也会破产,结果有媒体报道“副部级官员称中国很多城市破产”,由此导致他陷入风波,“所有的媒体都转载了,境外媒体网站也转载,转载之后,大家都知道,出口转内销,内参就摘报了,还送给有关领导了,说黄守宏,你怎么说中国很多城市破产了呢,我说没有说过这个话,他说你看报纸。”
尽管遭遇了上述“风波”,可是黄守宏仍旧出席了2014年度的论坛,“我这次来,为什么想来?因为这个题目(京津冀协同发展)太重要”,他说。
发言中,黄守宏还讲了一段“题外话”,“其实我跟大家说题外话,你们开研讨会包括你们参加研讨会,也不要看什么背景什么单位,什么什么专家什么什么单位的专家,其实没那么重要,你像我这个机构,号称国务院咨询,决策咨询和参谋机构,但实际上我们这些人说了算,我们说的东西领导都会接受吗?不可能的。真的,我跟志们讲,我们很多建议,研究室也好诸如此类很多机构,你本身是研究者提供一个建议,你这个建议跟社会上专家的建议,我跟你说句实在话没有实际作用。”“包括别的单位也一样,有的同志讲某某人讲,某某单位讲,是他们什么单位有什么来头,他的意见反映到哪个领导了,我跟同志们讲这种猜测大部分都是错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