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茶水与让人叹服的记忆力
田纪云的家在北京普通胡同的民居中,小院子有花有草。
刘海涛每次开车去田纪云家,田纪云总是会主动握手,等客人走时又亲自送出门外。
田纪云的这些“小习惯”让人记忆深刻。在刘海涛每次到访之前,田纪云都会在杯子中加好半杯茶水,等到刘海涛落座之后,再加半杯水进去,“这一点让我很感动,因为落座以后,水温正好不冷不热,自然而然就聊起来了”。
这位前国家领导人,总是操着一口略带山东口音的普通话与刘海涛交谈,有时谈论《田纪云文集》的内容,有时也与刘海涛唠唠家常。他的讲话风趣幽默,甚至还会自嘲,“我是老人了,可能也记不准了”。
但实际上,田纪云的记忆力让这位步入中年的总编辑叹服,“他甚至能记住自己文章发表的时间,甚至连他向邓小平、胡耀邦、陈云等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工作的时间都能记住,要知道他现在已经87岁了”,刘海涛说。
4年来,他告别了老伴,也告别了乔石和万里
《田纪云文集》历经4年编辑,而这4年对田纪云来说,也发生了不少事情,包括妻子以及两位老战友即乔石和万里的离世。 2014年,田纪云的妻子李英华离世曾让《田纪云文集》搁浅多时。刘海涛曾很长一段时间没见到田纪云,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田纪云写了悼念妻子的文章,“我的终身老伴李英华辞世已经五个多月了,但我对她的思念却有增无减”。在文章中,田纪云的感情直白。
田纪云、李英华夫妇切蛋糕庆贺二人“钻石婚”
刘海涛告诉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上世纪90年代,田纪云曾经定了一个“家庭四项基本原则”:不抽烟、少喝酒、听老婆的话、跟党走。
外人或许无法完全体会田纪云对这位终身老伴的感情,每次客人到访时,李英华总是坐在远远的地方,不插一句话,偶尔起身给客人加点水。就是这样一位安静的老人,她的离世让田纪云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
而送别并未终止。2015年,86岁的田纪云又分别送走了乔石和万里,前者曾和他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共事,后者曾和他在国务院共事。悲伤的田纪云同样以写文章的形式来向他们送别。
对话
“改革开放卷”是重中之重
政知局:为什么选择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此书? 刘海涛: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原隶属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根据规定,由领导人退休前最后的供职单位立项后,著作才可正式出版。《田纪云文集》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立项,田纪云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担任了两届副委员长,2000年就曾在民主法制出版社出过《中国改革开放与民主法治建设》。民主法制出版社也先后出版了多位委员长与副委员长的作品。
政知局:这本书为什么历经4年编辑才最终出版?
刘海涛:本书出版的时间总体正常。田纪云曾先后在国务院和人大常委会长期担任重要职务达20年之久。将他的重要讲话和论述整理出来,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其中包括核实时间、核实事件、落实文字、精打细敲等。此外,田纪云退休后,并不是一直在北京生活,这增加了沟通上的困难。前国家领导人著作的出版需要“重大选题备案”,我们是按照规定进行了报批手续后才出版。
政知局:在编辑过程中,田纪云提出过哪些要求?
刘海涛:2012年4月19日,我们召开了首次的文集筹备会,成立了编辑小组,那次会议田纪云亲自参加,做了几项要求:精细地选择文章,避免重复;增加人大外事出访的内容;加入图片,包括工作的图片、没发表的图片;“改革开放卷”是重中之重,期间的讲话和观点尽量多收集;稿子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对原来文章中的口语部分尽量保留。
对这本书的封面,田纪云曾表示,由于很多文章代表了工作时的组织的智慧,不完全是他个人的智慧,要求尽量去掉一些个人的元素。最后,封面采用了没有个人照片的淡雅的方案。关于封面我们做了不下10稿。
政知局:与之前的文章相比,此次出版的《田纪云文集》有哪些亮点?
刘海涛:《田纪云文集》三卷共收录了123篇文章,大概增加新内容的篇幅为40%—50%。值得一提的是,在“农业卷”中,田纪云非常看重关于“农村调查报告”的文章,这篇文章分量很重,写作前他曾去了很多省份。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