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和湖南岳阳屈原投江地汨罗,每年端午节的氛围更加浓厚,民间习俗也更为丰富。1982年,湖南汨罗江畔的一家人端午节包棕子,门口挂着蒲草、艾叶。新华社记者李九龄摄
包粽子这一风俗的起源为纪念2千年前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当时人们怕河里的蛟龙伤害屈原,于是投粽子入江以饲蛟龙,以后逐渐发展为在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粽子用箬叶或苇叶裹住糯米煮熟,吃起来清香软糯,而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的过程更是亲情满溢。图为1985年,浙江一位农妇在节前包粽子。新华社记者边伟虎摄
1985年,粽子是江南人民在端午节时互相赠送的礼品。新华社记者徐邦摄
1981年端午节,湖南汨罗,采艾叶是一种民间习俗。每当五月端午节,在门上均挂上一束艾叶,以防虫害。新华社记者王平摄
1982年端午节,湖北省秭归县家家户户门上挂上艾蒿、菖蒲。相传屈原喜佩带宝剑,艾蒿、菖蒲形如剑状,象征可以驱逐邪恶势力。新华社记者于澄建摄
1982年端午节,这是湖北省秭归县归州公社屈太婆正给她心爱的小孙女红娇点雄黄。雄黄是一种具有去毒作用的矿物。每逢端午节,给小孩额头点上用酒浸过的雄黄,表示可以驱毒避邪、平安幸福。新华社记者于澄建摄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