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配图:在挖掘中的宫墙。
“太祖居住的宫”建在“九门”内
在《盛京城阙图》上,明代北城门前的一座院落旁边,用满文写着“太祖居住的宫”。由于《盛京城阙图》绘制于清代康熙年间,所以称“汗王宫”为 “太祖居住的宫”。《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曾命人把偷拆“汗王宫”北边佛塔寺庙古砖的人抓起来治罪。而在当时沈阳北城门之外,恰有一座辽代崇寿寺及其白塔。表明《盛京城阙图》中所绘的“太祖居住的宫”位置,与历史文献相吻合。
从《盛京城阙图》可以看出,“汗王宫”位置,就在“九门”之内,明代“沈阳中卫”城南北中轴街道的最北端。“汗王宫”保留了满族传统的台式建筑,为一座两进院落。宫门后面为外院,有一座类似大清门的三间屋宇式大门,进院后东西两侧没有其他建筑。北面为通往内院的中门。内院正面,为耸立于高台之上的串堂。拾阶而上,经过串堂,便是二进院落。二进院落内正面,为三间宽敞高大的殿堂,是努尔哈赤居住的地方。殿堂东西两侧各有三间配殿,是努尔哈赤嫔妃们的居住处所。高台前面正中是一座门楼,有石阶通往台下。
尽管仅有两进院落的“汗宫”结构简单,但其建筑物均以山墙承重,黄琉璃瓦顶加绿剪边,庄重典雅、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气势非凡,其建筑风格,与沈阳故宫建筑异曲同工。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汗王宫”改称“福晋衙门”;1644年,清兵入关后,沈阳成为“陪都”,“汗王宫”逐渐废弃不用,最终荒废坍塌。
直通天子住所的南北大街
明代沈阳城内为“十字街”。其中,南北走向的大街,是沈阳最古老的一条街路,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存在。两千多年前,这条街路既是南北贯通沈阳候城的惟一通道,又是北通长城、南及辽阳襄平的戍边要道。元代时期,这条街路便贯通沈阳南北城门。明代,这条街路仍为沟通南北城门的通道,出北城门,可达边墙重镇平虏堡(平罗堡)、十方寺(石佛寺)、榆林铺等地;向南通达虎皮驿(十里河)、辽阳等地。当时,这条街路为土道,北起“沈阳中卫”城北门安定门(镇边门、俗称九门),南经南门保安门抵达南郭,全长约2200米、宽约7米。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将“汗王宫”建在明代“沈阳中卫”城北门镇边门(九门)之内,即如今的“汗王殿胡同”附近。 “汗王宫”的三楹宫门,南面直对沈阳老城内贯通南北的这条街路。由于这条街路直通努尔哈赤“天子”居住之所,所以人称“通天街”。
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将原有的四门、十字街,改为八门、井字街后,将明代的南门保安门封堵。于是,原本经过保安门延伸至城外的“通天街”,便被截为南北两段。现今的北通天街与南顺城路相交处,便是明代“沈阳中卫”城南门保安门的所在地。
留出夹壁墙延续通天街
当年,皇太极在沈阳故宫大政殿、十王亭广场西侧,建造崇政殿、凤凰楼、台上五宫等“中路建筑”时,将通天街中段圈入禁地,致使城内的通天街被截为两段。但是,在沈阳故宫东路、中路之间,却留下一条“夹壁墙”,借以延续通天街。史料记载,这条“夹壁墙”由北向南穿越沈阳故宫,北起沈阳故宫北墙,南至沈阳故宫前面的沈阳路。有专家认为,这便是城内通天街的中段。
这条“夹壁墙”宽约5米,是为由城外回城、再返回沈阳故宫的专用通道。当初,营建沈阳故宫时,在“夹壁墙”上开了一道门,沟通沈阳故宫东路、中路。于是,通过沈阳故宫的“夹壁墙”,可利用部分仅仅剩下北面一段;南部约33米长的“夹壁墙”,便基本废止不用了。
1978年10月23日,沈阳故宫拆除“夹壁墙”南段时,在“夹壁墙”通过沈阳故宫正中部位,工作人员们发现了一片倒扣的青瓦。青瓦四周用立砖围拢,与其他砖隔开;青瓦上面又覆盖一片青瓦,凸面朝下。该青瓦上留有墨书字迹,共五行31个字:“此墙两面,南北共长拾丈,保固。在(再)有,北墙碎修、粉灰,无有保固,同坚(监)工人员看准!”
依照该青瓦记载,对照实物测量,该“夹壁墙”南段长30米,正合十丈,而并非“南北共长拾丈”。工作人员们拆墙时发现,该“夹壁墙”南段十丈以外的北段墙体,确实为“碎修”,即利用碎砖乱瓦充填墙心,外表涂抹粉灰。而其南段则完全采用青砖咬砌而成。专家分析,该青瓦所处位置,应该是“夹壁墙” 南、北两段的分水岭。起初,在修建“夹壁墙”时,可能受到材料、资金等局限,致使“夹壁墙”南、北两段砌筑方法、建筑材料等均有所不同。为了明确责任,以便将来有据可依,工匠们便留下了这片青瓦。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