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之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汶川地震后,川人调侃:四川一个来了就走不脱的地方。接连发生的芦山大地震、大范围的暴雨洪水泥石流,让人感到,灾难好像一直在磨砺着这片富庶之地。回首百年,从川内军阀混战到30万川军出川抗日,从大饥荒到大地震,在飘摇的历史中也让川人变得更加乐观与豁达。
1911年5月,腐败的清政府假借铁路国有化名义,将民办川汉、粤汉筑路权出让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激起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反对,四川省反响尤为强烈,数十万人参加了保路运动。9月初,四川总督赵尔丰枪杀请愿群众后,全国人民反抗浪潮迅速高涨。1911年11月27日,以一场铁路纷争为开端,四川这个大清帝国人口最多的省份,终于宣布独立,建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图为1911年11月27日,四川成都皇城,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庆典活动。 路得-那爱德 摄
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后,四川就出现了成、渝两个军政府并存。之后各派系崛起。1918年,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摄行四川军民两政的熊克武,决定按各军驻防地区,划拨地方税款,由各军自行向各县征收局提用,作为粮饷之需。四川军阀防区制由此形成。因各军驻防日久,不仅在防区内提取粮饷,还干预政事,委任官吏,预征赋税,致使各防区成了军阀割据的“独立王国”。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大防区,争霸四川,不断加紧混战。图为1917年,四川成都,川军炮火轰毁的皇城城墙豁口处,站满看热闹的居民,到处是破烂的家具和房架。
1912至1931年,四川军阀之间共发生大小混战478次,用这个数目平均来算,每月有两次。虽然有时战争规模较小,但战争频繁却是事实。在护国战争后的十年间,四川的混战有“一年三小仗”之说,几乎无岁不战争。其次,在这十年间,四川的军事力量得到迅速发展。在有兵则有权,兵多则权大的时代,每个四川军阀都大肆招兵买马,扩充势力。“每变乱一次,兵额则增加一次,各部之第一件事,即为部队之发展“,造成川军的恶性膨胀。”图为1934年,四川刘文辉的川康边防军在行进途中。
1935年春,蒋介石派遣行营“参谋团” 和上官云相等部中央军入川,督导川军围剿红军;还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授权他撤销军阀防区。刘湘于是发出一系列通告,限令各军把防区内的军、政、财、文大权交给省政府,并裁军整编,这才结束了防区制度,统一了四川军政,归隶南京政府。图为1934年,刘湘留影。刘湘,刘文辉的侄子,后叔侄反目,1933年刘文辉战败,刘湘遂成川中第一枭雄,直至1938年1月病死。
四川军阀连年混战,防区割据,关卡林立,捐税苛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许多工厂倒闭,商业萧条,农村残破,农产量锐减,文教机关和学校毁损严重。图为1938年,民国西康省委员长刘文辉全家照。庄学本 摄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