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看病贵”,相信每个去过医院的人都深有体会。
在3月8日的卫计委新闻发布会上,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中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优质资源匮乏。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的核心表现为供需矛盾。
卫计委主任李斌表示,全国人均住院总费用下降1.4%,虽然还不多,但是趋势是好的,平均住院日9.6天继续缩短,相对减轻了群众的负担。
央视评论曾经指出当前我国医疗的总体情况而言,“看病难看病贵”所反映出的问题是全方位的:从医到药、从城市到农村、从“小病难瞧”到“大病致贫”、从“医德缺失”到“医患矛盾”。
公众、政府和媒体异口同声地批评一个行业,这在中国并不常见。那么既然老百姓天天抱怨、媒体时时关注、相关部门年年重视,为什么这个问题还是难以解决呢?
医疗本身是贵的,但这不意味着个人应该看不起病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确立一个观点:看病本身是贵的,而且会越来越贵。这里的贵,不单单针对个人,对整个社会都是这样。医疗行业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行业不同,科技发展的水平越高,医疗的价格越高(至少在当前阶段是这样的)。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得益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同时,人类在医疗中所花费的资源、成本也越来越大。这其中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生命是无价的。人为了给自己和亲友治病,愿意不计成本的投入。人类通过不断问世的新医疗手段延续寿命,而人的寿命越长,所需要用到的医疗产品也越来越多。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使得需要看病吃药的人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比例大幅提高,所以社会所需要承担的医疗成本也越来越高。美国全社会在60年代医疗支出只占GDP的个位数比重,到90年代这个比重已经超过10%,而现在美国社会一年要花接近20%的GDP投入到医疗中。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胰岛素问世之前,人类唯一治疗糖尿病的办法就是饥饿疗法——通过大幅度减少进食来延缓寿命。胰岛素大大提高了糖尿病人的寿命,也使得人类花在糖尿病上的成本大幅提高。对于所有目前无法根治的慢性病来说,人类就是通过不计代价的高科技来延续寿命。
看病很贵,而且越来越贵,人又不得不看病,怎么办呢?这里医疗制度就出现了,对于个人来说,医疗制度可以让自己在生病时只用出一部分的钱,剩下一部分要么由国家出(财政拨款),要么由社会出(公司报销),要么大家一起出(大家一起出一笔钱,谁生病了谁就用这笔钱)。这也正对应了当下的中国医疗制度:公务员公费医疗,国家财政买单;企业职工参加劳保医疗,公司负担部分医疗费用;农村合作医疗,大家一起出资成立一个基金来看病。
中国的医疗制度并非几句话可以说清楚,不过普遍的观点认为,中国看病难看病贵源于中国现有的医疗制度。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如果实现全民免费医疗,那么看病贵的问题不就不存在了吗?事实上除了美国以外的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建立了全民医保制度,英国所建立的国民医疗服务向全体公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看病不难和看病不贵难以共存
那么这些国家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去年底,知名艺人李冰冰在国外看病难的经历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李冰冰在澳大利亚发烧,先是打针被护士扎的一手针眼,然后连烧十余天没治愈,“九死一生强撑着连夜飞回北京,落地就快速上车直奔协和”。李冰冰还在个人微博上表示“超级思念祖国的医护人员”。
李冰冰这样的大明星看病想必不会太在乎成本,居然还遇到了如此这般看病难,乃至于要坐飞机回国治发烧,澳大利亚的医疗水平难道就那么低吗?澳大利亚和英国一样是实现全民医保的国家,而这些国家医疗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看病难,非常难。
以英国为例,英国的医疗制度可谓是绝对公平的全民免费医疗,所有医疗行业的开销都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但是绝对的公平也带来了绝对的低效。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的原因:其一是国家财政无法承担巨额的全民医疗费用,财政拨款不足导致了医疗资源的匮乏,所以看病需要排队。其二是为了保证资源的公平分配,门诊、检查、开药、住院基本被拆分成了不同的体系。这从制度上杜绝了医生乱开药、乱检查(比如医生和药房分开,医生不能通过开药赚钱,而药房没有开药的权利),但同时大大降低了医疗的效率。
英国政府难以承担全民免费医疗所带来的承重负担
在英国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如果英国人A生病了需要做手术,他不能直奔医院(除非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进行手术),而需要先预约自己被分配到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诊断以后,就会为A介绍一位专科医生。然后A再预约这位专科医生,专科医生诊断A以后(如果仍然无法治疗专科医生会介绍更高级的医生,然后A再进行预约),A需要到单独的药房取药,再到单独的检测机构做检测,然后再预约医生做手术。
在这个过程中,预约医生、预约检查、预约手术都需要排队。不论是癌症还是心脏病,除非会立即威胁到生命,否则统统排队。做一个核磁共振检查排半年队是常有的事。英国曾经规定绝大多数的患者需要在13周内获得专科医生的诊治,而手术排队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8个月。在最极端的时候,英格兰有60余万人在排队等待手术。
不想排队?也可以。到私人医院就医无需排队,但是这需要花费天文数字的医疗费用,或者是由公司购买高额的医疗保险。
当然英国政府全买单的例子比较极端,多数西方国家公民需要交纳一定额度的医疗保险金,或者是医保只覆盖部分公民。
以美国为例,美国为军人、老年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优惠的医疗服务,大多数美国人由雇主(公司)为自己购买医疗保险,小部分美国人自费购买医疗保险,还有上千万的美国人缺乏医疗保险。
美国的医疗制度在保障一部分人之余,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贵的保险可以选医院、少排队,便宜的保险只能去定点的医疗机构,部分人买不起保险。不过总体上来说,无论个人还是政府,美国在医疗上花掉了巨额的资金。美国近年来的全社会对医疗投入占GDP的17%以上(实现全民医保的英国为9%、中国为5%),即便花费如此巨资美国也没有实现全民医保,并且购买医保对于普通公民来说还是相当昂贵的开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几千万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