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末,科学网博客频道上这个显眼的标题引起了很多科研人员的关注。截至目前,这篇博文的点击量已超过5.4万次。虽然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喻海良这个“高调”的表态颇有些争议,但支持者依旧众多。
近年来,为应对世界人才竞争,中国制定了更加积极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而两会代表委员认为,吸引人才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干。
回放 勇敢地给自己归零
喻海良的这篇博文,看上去充满了理想主义。
当初选择出国,是因为喻海良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时的一个朋友告诉他:“一个人要勇敢地给自己清零。”
在卧龙岗大学的5年,虽然工作相对轻松、自由,收入水平和国内也不是一个数量级,还可以感受着海风,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蓝天白云鸟儿飞翔,“但是我总感觉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或者内心深处总有一丝不安”。
这种不安,源于他时常问自己,当年为什么要读书?“我想只有一条,将来为国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喻海良写道,“我虽然谈不上特别优秀,但确实是中国培养了我。”
因为屠呦呦的获奖,喻海良兴奋了好几天。工科出身的他觉得,如果没能在国家快速发展的时候做一点事情,就是自己的一种失败。
不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同行、朋友,都曾劝他不要放弃在海外的工作生活。当然,也有不少人对他是否真的会回国持怀疑态度。
喻海良坦诚地回应,2015年他受邀申报了国家青年千人计划,一开始还是比较自信的,结果却不完美。就在写下那篇博文之前,他还在为此沮丧。
“但是,这一次失败绝不能够阻挡我回国的打算。”喻海良“高调”地表态,就是为了下决心断自己的后路,再一次勇敢地归零。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喻海良肯定地回答:“2016年回国是真的!”目前,他正在对具体工作地点作最后的决定。
追访 希望的大学样子
事实上,翻看喻海良的博客会发现,这位年轻的科研人员一直对海外人才引进的话题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他也曾和同行、朋友讨论在是否选择回国问题上的分歧。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除去生活环境的差异,仅就工作而言,大家争议最大的还是科研氛围和待遇问题。
喻海良承认,国内和澳洲大学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他曾举例说,在卧龙岗大学,绝大部分教师之间的待遇差别不是太大,而且即使只是一个讲师,在科研上也已经完全独立,任何研究方向基本都可以自己说了算。几个比他还年轻的朋友甚至已经独立培养了好几名博士生。
“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差距在逐渐缩小。”喻海良说,“清华大学这些年每年都有很多副教授评上国家杰青,海外引进的国家青年千人很多都是从助理教授开始做起。并且,改革力度还在不断加大。”
最近正在为回国做最后准备工作的喻海良,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描绘了自己所希望的大学样子——学校对一名大学教师的评价,应该视其多年长期发展的研究成绩而定,而非短期阶段化考核;教师之间应该更加平等,尤其是对年轻人,也应该给予他们独立的学术地位;行政力量对于学术的影响应尽可能减少;学术考核更应该看重国际同行的评价。
“当然,也正是因为国内的科研环境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变,才让我相信现在回国大有可为。”喻海良表示,“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只是表现出充分的‘利己’态度,又怎么可能培养好自己的学生?”
点评 提供宽松公平的施展平台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葛均波就提出了“积极推进归国科学工作者全面发展”的提案。时隔1年,葛均波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仍须为此不断呼吁。
对于像喻海良这样的年轻海外科研人员的希望,葛均波也表示赞同。他说,国家对他们的支持重点就应该放在科研环境和工作条件上。
“李克强总理每年都提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4年,他在两院院士大会作报告时就强调,创新驱动的根本要靠人才。要进一步破除阻碍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各种障碍。”但葛均波坦言,“现在是有好政策,但落不了地。”
他举例说,在高校、科研机构,行政力量仍在大量干预科研,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在国家科研项目申请、实施的过程中,有的机构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打击了不少人的积极性。
“维系人才,简言之是要给他们一个宽松且公平的施展平台。”葛均波说,一方面,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不能把各种资源和有利条件全部集中在少数科学家身上,而是要建立资源的合理分配机制,让更多归国的年轻人都能争取机会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对已经引进的人才不能再用传统的评价标准要求和管理他们,而是给他们一段较长的时间,让他们放手去干。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