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国与邻国的关系
2013年3月4日,日本共同社记者提出,中国外交是否会更加咄咄逼人。下面是傅莹的神回答(太经典了):
刚才你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注意到中国记者都笑了。其实你在中国听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几乎是另外一方面的意见,很多中国人的意见包括媒体人的意见,是希望中国“更加强硬一些”,尤其面对挑衅的时候,希望有更加强硬的姿态。
【六】别忽悠中国
2009年3月29日9点,英国王牌节目Andrew Marr Show在英国广播公司(BBC)1台播出,傅莹用流利的英文解释中国在金融峰会上的立场,调侃西方不要捧杀中国。
“当人们给中国戴上‘富裕’、‘有钱’和有大量储备等等各种帽子的时候,中国民众会感到这是在吹捧中国,甚至是在忽悠中国。”
【七】“奥运政治化”
2008年3月,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在欧洲国家遇到干扰。傅莹在英国接受电视采访时呼吁英国不要将北京奥运会“政治化”,她这样提醒腐国人:
一个中国女孩说,"这哪里是养育了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国家啊!"另一个说,"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到哪儿去了?"我花了很长时间试图说服他们,但从她们潮湿的眼睛中我明白,我没有做到。
丰富的外交经历足以让傅莹在各种外交场合上轻松应对。对于傅莹外交官时期的表现,兔大队长最佩服的一点就是:
针对敏感问题从不是回避,而是大方自信地予以回应!不管听不进听进去,就是说给你听,台面上不落下风!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国际场合上谈笑风生的傅莹,也曾是个爱喝奶茶的蒙古族姑娘哦!!
蒙古族地方官员的女儿
1953年1月,傅莹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傅莹的父亲阿民是蒙古族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学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
在父亲的教导与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傅莹从小就热爱阅读。知识的不断累积,让傅莹具备了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养成了思考总结的好习惯。
傅莹的父亲是谁?傅莹的丈夫又是谁?
傅莹丈夫郝时远先生也是蒙古族,1952年8月12日生,比傅莹大一岁,有个蒙古名沙力克。郝时远也很厉害,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助理、学部主席团秘书长,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郝时远这样评价自己的妻子傅莹:“一有时间,我们都愿意坐下来读书;一有新的书、新的讯息,她都想学习。”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