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杂志2016年1/2月号(提前出版)发表题为《中国如何看俄罗斯,副题:北京和莫斯科关系密切,但不是盟友》的文章,作者为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长傅莹。全文如下:
在俄罗斯与美欧关系日趋冷淡之际,中俄之间相对亲热的关系再次引起关注。西方学者和媒体记者对中俄伙伴关系的性质展开了讨论,探寻这种伙伴关系是否会走向结盟。
冷战结束后,西方关于中俄关系的评估及其走势的猜测通常有两大种观点。一种认为中俄关系脆弱,不可预料,充斥不确定因素——许多支持这种观点的人称之为基于利害关系的“权宜婚姻”,认为两国不太可能越走越近,反而很可能渐行渐远。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战略甚至意识形态的考量构成中俄关系的基础,预言两国 ——都视美国为实现自身意图可能的阻碍——未来必然会结成反美、反西方联盟。
这两种观点都没有准确地反映中俄关系的实质。中俄关系是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并非所谓的“权宜婚姻”:其内容丰富、基础牢固。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演变进一步拉近了两国的关系。一些西方分析家和政府官员推测(可能有人甚至希望)俄罗斯深度介入当前叙利亚和乌克兰的冲突,将导致北京和莫斯科关系紧张——甚至破裂。事实上,这样的状况并没有发生。
不过,中国无意与俄罗斯正式结盟,也不会结成任何形式的反美、反西方联盟。相反,北京希望稳定中俄关系,为这两大邻国实现国家发展目标提供安全的环境,通过互利互惠的合作彼此提供支持,从而为大国处理分歧和开展合作提供范例,这有利于巩固国际体系。
关系牢固
中国同沙俄及此后的苏联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有过数次结盟。但是每次都很短暂,因为结盟只是两个实力失衡的国家间的权宜之计。在之后的几十年,这两个强大的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关系马马虎虎,虽然也有合作,但更多的是陷入对抗和猜疑。1989年,在苏联政权的末期,两国关系终于恢复正常。双方共同宣布,“要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两年后,苏联解体,但中俄关系继承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
此后不久,新生的俄罗斯联邦奉行所谓的“大西洋主义”。为了赢得西方信任和援助,俄罗斯不仅经济改革走西方路线,而且在削减战略核武器等诸多重要安全问题上也作出让步。但俄罗斯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反而出现经济萎缩,区域影响力下降。俄罗斯对美欧援助口惠而实不至感到失望,对北约东扩意图十分不满,1992年开始重视亚洲。同年,中俄宣布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并发表联合政治声明,强调“各国人民自由选择其国内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得到尊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妨碍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
自此开始,中俄关系逐步改善和深入。在过去的 20多年来,双边贸易和投资大幅增长。2011年,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仅2014年一年,中国对俄投资增幅就高达80%——而这一增长势头依然保持强劲。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中俄贸易额每年尚不足50亿美元,而2014年这一数字已接近1000亿美元,足以彰显两国经贸关系的成长。2014 年,北京和莫斯科签署里程碑式的天然气管道协议,俄将从2018年起向中国供气,每年最大输气量将达380亿立方米。此外,双方还计划在核电、航空制造、高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做一些大事,并且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等新的多边金融平台开展合作。
同时,中俄两国安全关系也在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武器进口国,两国正在探讨开展一系列武器联合研制项目。中俄开展的广泛的防务合作有高级别军事人员磋商和联演联训,包括双方过去10多年间在双边及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举行的20余次联合反恐军演。20年间,已有数千名中国军人赴俄留学,而俄罗斯很多军官也到中国国防大学短期进修。
伴随着经济、军事关系的加强,中俄政治关系也在不断加深。2008年,两国和平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领土争议,划定2600多英里(合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从而消除了两国关系的最大隐患——这在邻近的大国之间十分难得。目前两国在国家元首、总理、议长、外长等各层级都有年度定期会晤的安排。自2013年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习近平已五次赴俄,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三次来华。两人总共已经会晤了12次,普京成为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见面最多的外国元首。
管控分歧
尽管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中俄两个邻国间依然存在分歧,外交政策的关注点也各有侧重。俄罗斯传统上面向欧洲,而中国则更多聚焦亚洲。两国外交行事风格也不同,俄罗斯在全球舞台上经验更加丰富,外交上往往强势,主动,常出人意料。而中国外交则应对性多一些,更小心谨慎。
中国的崛起引发了一些俄罗斯人的不安,有些俄罗斯人对中俄力量对比的变化感到不适应。旧有的“中国威胁论”在俄罗斯仍有一定市场。俄罗斯舆论基金会于 2008年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约60%的俄罗斯人担心日益增多的中国远东移民会对俄领土主权产生威胁,4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强大将损害俄罗斯的利益。随着中国不断寻求新的对外投资贸易机会,同前苏联国家合作不断深化,俄罗斯人担心中国在其周边争夺影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俄罗斯一度对北京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显示出犹豫。不过,俄罗斯最终于2014年表示对该倡议的支持。另外,仍然有中国人因历史上的一些问题对俄罗斯存有不满。尽管双方已和平解决领土争议,沙俄于19世纪末抢占中国大约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问题在中国评论界仍常有议论。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