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日,马里首都巴马科的丽笙酒店遭到了一伙恐怖分子袭击。随后马里的安全部队在联马团军警和法国军警的协助下强攻了酒店解救了被劫持的人质,但是其中有三位中国人不幸遇难。
“笑话”成了现实 哪怕在非洲偏远小镇上都可能遇见中国人
巴黎事件刚刚过去一周不到,又一次恐怖袭击事件高度地牵动了国人的心。不久以前曾经有过一个笑话:“中国什么时候真的强大了?就是啥时候有一架飞机掉下来,我们立马就要关心上面有没有中国人的时候。”这个笑话现在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
中国一天天强大起来了,我们的经济利益越来越多地分布在世界各地,我们的公民正在大批地走出国门。新一代领导人适时提出的“走出去”战略,不再仅仅是一种战略规划,而且还是中国社会各界的共识和我们经济建设的新增长点所在,正在迅速的被贯彻实施。
而与此同时,恐怖袭击的阴云却从传统的几个战乱地区迅速扩散到了整个世界范围,不但西方大国的大都会们在劫难逃,就连很多国人从不注意,甚至没怎么听说过的非洲一些城市也未能幸免。
欧洲国家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安全执法力量相对强大。即便出现恐怖袭击,当地的政府和军警能够迅速反应。很多非洲国家经历了多年的战乱,甚至战乱尚未结束,他们的政府行政能力低下,军警行动力孱弱。一旦出现恐怖袭击,往往不能被迅速制止控制,后果经常远远比欧美国家类似事件更为恶劣,比如尼日利亚的“博科” 组织劫持人质事件。
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大多数非洲国家都热烈响应。中非之间合作存在着深厚的基础和广泛的空间。我们经过多年快速发展,现在在一些产业方面的优势和产能,正好是多数非洲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真正独立而开展的工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所需的。良好的合作前景带来了新的一波国人进入非洲热潮,目前,超过百万的国人正在非洲各地从事着投资、建厂、商贸和基建各个行业的开拓,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中。曾经有过维和军警经验的人都感叹,非洲哪怕是丛林深处偏远的小镇上,你都可能遇见几个中国同胞。
跟前几波中国人进入非洲的热潮不同,目前去非洲投资经营的国人中,不再局限于国有公司和小商品经营者,而且各行各业均有涉猎。因此,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这些同胞的安全和合法利益?如何为了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提供一个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这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从“实战”角度为海外华人保护支“三招”
传统上,我们的驻外使领馆担负着第一线保护国人利益的责任。你在几乎每一个非洲国家一下飞机,漫游过来的手机就会收到提示短信,通知你当地领事保护的联系方式等。但是,使领馆工作人员毕竟有限,领事保护机制还在起步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再结合现有的外交政策,对于一些重大事件,目前在少数有我派驻联合国维和的军警地区尚且可以依靠“自己人”,但是维和军警更多地受制于联合国体制,对于保护自己同胞只能尽力而为,效果未必最佳。更多的情况下,还是基本上是依靠所在国的官方力量。因此探讨建立一个新的保护海外华人整体战略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了。
如何能够最有效保护我们的同胞?像欧美国家那种直接出兵干涉,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不错的选项,但考虑到非洲国家的历史和我们的整体战略取向,就并不合时宜。其实,凡事最佳莫过于防患于未然。即便是“铁腕”出兵解决问题,充其量也不错是一种“亡羊补牢”。
我们目前的企业经营者对于非洲国家所知不多,对于安全环境所知更少,只是简单地被动的地依靠新闻媒体等公开信息来源和外交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保障决策的手段相对贫乏而且原始。因此,前往非洲之后总是难免面对各种风险。
首先,如果能够建立一些专业化的、独立的安全和风险环境评估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作为有意愿前往非洲投资经营的企业科学决策依据,无疑可以大大降低盲目性,能够事先做好相应安全防范工作,避免很多风险。
其次,根据笔者曾经担任领事保护机制联络员的经历来看,旧有的“使馆商经机构—领事部门”模式难以确保足够的覆盖面,大量小规模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短期未必及时到相关部门注册登记,一旦出现问题难免相对被动。埃博拉危机期间,就有过类似的问题发生。另外,非洲当地的华人华商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国有企业成为一个群体,尚且可以互相有效交流沟通,更大量的民营企业通常按照地域同乡为纽带组成团体。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地方的华人群体内部不够团结,甚至局部矛盾突出,互通信息不足,都给领保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因此,如果借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尊重当地法律的情况下,可以指导所在国家的国企和民企建立一种统一的商会类自治团体,一视同仁地为所有华侨华商企业服务。这种民间自治团体可以作为我使领馆开展领保工作的有利助手,便于信息沟通传递,更是方便中国企业与当地的交流和协作。目前的南非华人中设立的 “警民合作中心”模式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作为成功的范例予以考虑。
再次,我国的安保服务产业经过多年的孕育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这一方面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先例。例如,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反恐与海外安全国际研究中心负责人退役少校汪川,曾对笔者介绍过一个案例。今年他刚为国内某大型央企完成了两份安保评估和实施方案。一份是某非洲国家的商务谈判随卫安保方案,一份是中东某项目的全面安保方案。主要内容涉及国家和地区安全风险评估、国内外安保资源配备、静态与动态安保方案实施、安保培训、应急撤离计划等重要方面。这两份方案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主要是因为这是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反恐与海外安全国际研究中心与国内某专业的海外安保公司联合推出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经得起“实战”的检验。
这次马里恐怖袭击事件,有数名国企高管遇难。如果有专业的中方随卫安保人员保障,可能会是另外一个结果。事实上,从近几年,中方人员和资产在海外遭遇重大损失已经屡见不鲜。在行业内,许多大型国企的海外项目安保预算至少要占到项目总费用的1-2%。安全风险评估、安保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安保培训以及国内专业海外安保公司的支持应该成为海外高危地区商业活动的标配。
总之,如果当地的华人自治团体和我们的海外安保企业,能够在领保部门的指导下实现有机的结合,无疑会成为我们“走出去”的同胞们一个新的保护神。
作者是前维和人员、知远战略与防务研究所反恐和海外安全国际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