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那志良在内的老故宫人在国宝南迁的途中尽心尽力,战火中不忘初心
在故宫博物院建院90 周年之际,我们采访到了在故宫中工作的年轻人们,试图了解他们的想法、生活,以及与古老故宫的关系。这些“80后”在互联网、全球化环境中成长,他们有鲜明的个性、独立的思想,他们在故宫的枝干上,会抽出怎样的新枝?我们也好奇,他们从故宫内部去观察,见到的故宫又是怎样的?他们对故宫的情感如何?他们对于“故宫人”又作何理解?
我们采访了文保科技部的书画修复师喻理,他为我们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史专业的年轻毕业生,跟随师傅学习书画修复这门神秘技艺的过程中,如何寻找到艺术史研究与古老技艺之间的连接点。
我们也采访了故宫研究院研究室的年轻科长刘甲良,他讲述了一个与故宫日久生情的故事,以及他是如何在故宫的工作中寻找到人生的方向,在他的故事里,我们能够读到一个年轻人怎样一步步拥有了属于“故宫人”的归属感。
我们采访了故宫教育宣传部的讲解员刘翠,因为工作关系,她每天都要在故宫里转上一圈,8年过去了,丝毫也不觉得厌倦,古老的紫禁城,总让她有一探究竟的冲动;还有故宫最前卫的资料信息部数字展示一组,外界所熟悉的故宫博物院微博、微信,以及《胤禛美人图》、《每日故宫》、《皇帝的一天》等7 款 APP 应用即出自这个部门之手,他们用自身的年轻、大胆,构建出一个新媒时代的故宫,并将自己与故宫朝夕相处中发现的美好情感,分享给大众。
数字展示一组一位成员的话,让我们印象深刻。她在故宫七年了,身在内部能够清晰地感觉到故宫按照自己的步骤慢慢地变化着,一开始的变化可能很细微,公众从外部看,并不一定能发现,不过一旦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能完成质的飞跃。就像刘甲良说的那样,“某一天你会发现,我们已可以在世界上领先。”
资料信息部
六百年故宫的新媒体时代
▲(从左至右)张林,27 岁,新媒体摄影师兼微博编辑,进宫时间:2014 年;于壮,35 岁,数字展示一组组长,进宫时间:2003 年;庄颖,32 岁,英文编辑兼 APP 项目负责人,进宫时间:2008 年
庄颖看待故宫的视角不学术、不枯燥,而是细腻、亲和、饱含情感,跟她一起共事的“80 后”们也都差不多,或许正是这种属于年轻人的视角,让故宫的微博、APP 应用和微信公众号等,都沾染上了一种更普世的基调。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