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人大院长访美的最深感受:美国人对中国心理微妙

www.sinoca.com 2015-09-24  观察者网  [复制链接]  字体:

  当然,美国的政治精英与商业精英对中国的认知不尽相同。政治精英喜欢讨论相较大国战略层面下的细小议题,商业精英则更是利益驱动,希望与中国进行贸易与投资合作,进而获取利益。

  根据芝加哥全球事务理事会今年6月的民意调查,67%的美国民众主要对华进行“友好合作和接触”,仅有29%的美国民众主张“制约”中国发展。总的来说,民众比政府更友好,政府比智库更友好。可见,民众是两国关系的另一块压舱石,用很中国化的说法是,“要相信美国人民”。

  观察者网:这次习近平主席访美,主要还是致力于非传统安全方面的合作,比如经济、网络安全等。但在这之前,美国官方和舆论对中国似乎都不太友好,美国为何要在习总访美前营造这样一种气氛?会对访美成效造成什么影响?

  王文:我在很多场合都听到“公众很关注,华盛顿必须借这次习主席访问解决具体问题”这样的声音。在华盛顿的交流过程中,美方的态度确实有些许强硬,给习访美施压,比如网络安全、南海问题、NGO法案等等。一开始我还有些担忧,心想领导人的国事访问要谈的是战略大问题,为什么要沦入那些细枝末节呢?也不禁联想到金融危机发生时美国的低姿态,心中略有不快。

  后来,一位美国前高官私底下跟我讲的一席话让我恍然大悟,他说:“那些肆无忌惮的声音只是美国公众舆论的一部分,却被放大进而绑架了美国高阶政治(high politics),甚至正在形成对美国的中国政策压力与冲击”。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也只是虚张声势,在关键时刻,美国政府一定能控制住这种负面情况的蔓延,以大局为重。所以,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在纽约那些真正做实务、与中国交往中得到利益的美国金融圈、贸易圈的人眼里,完全是另一个逻辑。他们谈论更多的话题是美国为什么不加入亚投行?为什么不让中国加入 TPP?他们有的还自我批判,美国的投资环境远不如中国开放,美国政客们夸大了那些支流问题,等等。

  观察者网:从今年2月传出消息习总将在今年访美以来,中美之间展开了很多对话交流。从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这对增进中美之间的相互了解有什么实质性的推进?

  王文:40多年中美关系,可谓起伏波折,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每次出现波折时,中美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就在发挥作用。中美之间有96个不同层次的对话合作机制,其中包括首脑互访、首脑热线、全国人大与美国众议院定期交流机制、全国人大与美国参议院定期交流机制、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等等。社会层面的智库交流,就更多了。这些交流机制是双方避免冲突的坚实保障。比起当年冷战高潮时期,美苏双方差一点就都按下核按钮了,千钧一发之际,美苏连个传话的人都没有,那是相当危险的。

  2015年,中美双方提前七个月将访问确定并对外公布,这足以说明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重视。在这七个月中,中美双边交流机制运行稳定,比如,5月的香格里拉对话中,中美两国对南海问题双双趋于温和的态度无疑是非常积极的迹象,6月份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已经为习近平主席的国事访问奠定了基础和营造了积极的氛围。

  双方在双边投资谈判、经贸、军事、能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气候变化、世界发展议程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探讨和交流,为双方确立良好的互动机制提供了机遇和渠道。当然,美国还不习惯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全球大国身份,中国本身也同时在学习和承担这个身份所匹配的责任和义务,双方都在学着一起长大。

  中国能超越美国吗?

  观察者网:正如您言,美国对中国崛起的焦虑感很重,那么,是因为中国真的在全面超越美国吗?

  王文:从GDP的角度看,中国经济总量将在未来10年内差不多能超过美国。当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IMF、世界银行都已认定,中国已经超越美国。但是,从军事实力、金融实力上看,中国距美国的差距还相当远。我曾在一篇文章中专门论述过这个话题。

  1820年美国提出了“门罗主义”,让英国等欧洲列强不要干预美洲的事务;1893年前后美国GDP超过前一个全球霸权国英国,1922年美国的军力超过英国,1945年美国才开始重塑全球金融体系,美国超越英国,用了一个半世纪的战略耐心与毅力,可谓“百年战略”。在这点上,中国非常需要向美国学习,不要操之过急。

  当然,超越美国,不是中国发展的目的。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不断满足人民的福祉和需求,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才是超越美国的真正衡量标尺。未来中美的实力比拼,关键还在于人民。

  观察者网:您自己这两年来一直在大力推动中国的智库建设工作,在和美国智库的交流中,您觉得中美两国智库的差异和差距在哪里?双方以后该采取何种方式加强交流和合作?

  王文:这些年,我几乎走访了美国所有的一流智库,在《对外传播》期刊上每个月写一篇关于智库的思考专栏,现在已坚持了20多期,在这个问题上,方方面面讨论过许多。从个人亲历的角度看,简而言之,从个体角度,如学者学识、涵养、思想深度来看,中美两国不乏都有顶尖高手。

  但从机构的角度看,中美智库的差距大体有如下几点:

  一是产业规模。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的智库已形成了产业,目前已达近2000家、年预算总额达到数百亿美元、从业人员有数十万的产业规模,前十大智库的预算额都超过4000万美元。相比之下,中国现代智库则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预算额超过4000万人民币的,都屈指可数。

  二是运营机制。发端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智库的逐渐发展与壮大,伴随着的是美国民主化的进程、美国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变迁以及美国在整个国际社会的崛起进程。相比之下,中国智库业确实还处在初级阶段,且远远落后于国家发展。不少中国智库还不知道怎样与决策部门沟通共处,一些中国民间智库的生存还存在严重问题,很多中国智库的激励制度还没有建立,智库在中国整个社会的运营体系中还处于相对边缘化的位置。

  三是机构影响。中国智库目前最缺的,还不只是产品质量,更是产品的营销。两国真正的差距在于对智库思想的整体营销力,包括项目设计、调研、撰写、评估、报送、传播、社会文化、政治结构等各个环节。中美智库差距很像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差距,不在于单个演员的实力,而在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不足,进而导致整体产业的落后。

  美国智库业比较发达,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也应当认识到,美国政治制度也造就了美国智库业的特性。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如果想对国家和社会发挥理想的作用,就必须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中外传统智库模式上有所突破,真正发展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来。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习近平访美 各国网友点赞的热情超出想象(组图)
下一篇:高能预警!十一长假国内这些景点千万不要去(组图)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大陆] 习近平访美 各国网友点赞的热情超出·[国际] 一张萌图:习近平此次访美行程看点全
·[财经证券] 看看这15位访美华商大佬 总身价堪比·[国际] 一张图看懂习大大访美第一天到底收获
·[数码科技] 习近平访美所乘凯迪拉克系三排座加长·[大陆] 爱喝酒吸卷烟 邓小平访美曾创“旋风
·[数码科技] 习近平访美 疑似习近平“御用”手机·[国际] 习近平出访美国西雅图晚宴菜单曝光
·[国际] 随习近平出访美国 彭丽媛几天行程要·[大陆] 习近平30年间6次访美旧照曝光 32岁便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成都人移民美国的生活经历 做穷人也很幸福(组图)
成都人移民美国的生活经历
实拍迷人的日本: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国度(组图)
实拍迷人的日本:一个来了
上海女子分租限男性 要求每周同过性生活3次(图)
上海女子分租限男性 要求
图揭习近平访美花絮:中南海保镖贴身护卫(组图)
图揭习近平访美花絮:中南
一代女神邱淑贞曾美若天仙 如今看了满脸泪(组图)
一代女神邱淑贞曾美若天仙
“习奥会”3小时 5大重要信息足以震动世界(组图)
“习奥会”3小时 5大重要
纪登奎落魄晚年的开始:一句话得罪了华国锋(图)
纪登奎落魄晚年的开始:一
高能预警!十一长假国内这些景点千万不要去(组图)
高能预警!十一长假国内这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