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内一处幼儿园废墟
为让宝宝登上死亡名单
孩子在自己怀中死去,对一位母亲最大悲痛莫过于此。但随后近一周,李燕经受着另一种煎熬:证明儿子已死。
13日凌晨,这个仅207天生命、天津港爆炸中最小的遇难者,被忽视了。
因当晚仓促离去,一家人并没有携带涛涛的户籍证明。涛涛逝世时,因这个理由,医院也并未给他开出死亡证明。
因为母亲重伤,当时仍未脱险,悲痛中的李燕和丈夫,一直在医院陪护照顾。过了两天,夫妻才敢把涛涛的死讯告知母亲。当电视开始滚动播放爆炸遇难者身份,而一个不幸逝世的孩子被认定为最小遇难者时,夫妻俩发现,儿子涛涛并未出现在死亡名单中。
尽管不愿接受儿子去世的事实,但她觉得,涛涛应被记住,这是对他弱小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但他们发现,证明儿子的死亡,并非易事。
期初的几天,夫妻俩先是去小区物业、街道办事处登记孩子的情况,但依然没能在不断更新的遇难者信息中,发现儿子的名字。
据李燕回忆,后来虽然找过多部门反映,却四处碰壁。两人去过位于泰达二小的开发区指挥中心咨询,得到的回答是,此事“不归他们管”。在找寻总指挥部的地址时,李燕被送到另一个救助点,询问无果后她选择报警,想“反映情况”,但到来的警察也没办法提供帮助。
无奈之下,她来到美华酒店——爆炸期间天津市举行新闻发布会的定点场所,并设法联络到滨海新区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但未能获得明确答复。不久,他们来到天津市信访办,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只能做记录,帮您反映下情况”。
最终,在一位老乡的帮助联络下,他们接了到塘沽街道打来的电话:孩子的情况还未记录在案,并承诺“现在开始已记录”。
17日,涛涛死亡5天后,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带走了市公安医院殡葬处冰柜里他的遗体。李燕希望了解孩子被运到哪里,但对方没有透露,并拒绝了他们驱车跟随的请求。她记得自己被抽血化验——那时候孩子依然被登记为失联人员。接下来的一周,则是漫长的等待,她不断发短信,带电话,询问孩子何时能登上遇难者名单,询问何时才能再见孩子一面。
那段时间,一位对接的工作人员,曾试图劝说夫妇俩签署涛涛的火化证明。在烈士陵园,因为“手续没办完”,他们未能看到孩子。第二天,在塘沽殡仪馆,一家人见到涛涛,这是截至今日的最后一面。他们坚持没有在火化证明上签字。
8月25日,涛涛的名字出现在官方公布的第二批遇难者名单中,在他离开母亲怀抱的12天后。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