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的孙子回忆祖父事迹,仍然热血澎湃
杨靖宇的孙子展示传家宝——祖父时代啃过的白桦树皮
当年的报纸以“苏联对日宣战红军攻入伪满”为题,报道了抗战最后的胜利
“我与爷爷未曾谋面,连我父亲最后一次见他时也仅2岁。但英雄后人的使命感和血液一样流淌在身体里,我除了要把抗联 精神传播出去,还要向下一代传续下去。我会一遍遍讲,反复讲。”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之孙马继民无比坚定。
当天记者见到马继民时,已是晚上九点多了。他刚下东北来京的飞机,绕了大半个北京城到了南城的酒店下榻。
“咱把最后这点儿看完了再采访行吗?也就一会儿了”,马继民指指电视。很巧,中央台正在开始热播《东北抗日联军》电视剧。“这刚演到我爷爷去整顿磐石游击队。”
“冰雪击鼓震寰宇……白山黑水唱胜利……”伴着电视剧的片尾曲,马继民开始讲述起英雄爷爷杨靖宇的那些年。
最后一次回家 为女儿起名“躲儿”
“1928 年的秋天,我爷爷最后一次回家,那年他才24岁。当时我的父亲只有2岁,而姑姑才刚出生5天。”马继民娓娓道来,“那天,奶奶和爷爷说, 女儿生下来还没 名字呢,你给起一个再走吧。 爷爷想了想, 你们为了我干革命东躲西藏的,就叫她马躲儿吧。 直到多年后,抗联老战士对他俩说都解放这么多年了,啥都不怕 也不用再躲了,姑姑才改了名叫马锦云。”而在这些年中,他们从未再被父亲抱起,甚至他的生死去向都毫无线索。
事实上,在杨靖宇参加 农民起义时已经与家里聚少离多。1923年,当时还叫马尚德的杨靖宇考入了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开始接触很多进步人士,接受进步思想洗 礼,成为了开封当地加入李大钊开办的马克思思想学习班的唯一会员。1925年,杨靖宇又积极投入到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他的突出表现被党组织看在眼 里,于是决定派遣他回到确山从事农民运动工作,领导了著名的确山农民暴动、刘店秋收起义。
马继民告诉记者,在当地已经打响知名度的 杨靖宇迅速被锁定,当局下多道通缉令四处通缉他。“当时家也被抄了,我的太奶奶就带着我奶奶和年幼的爸爸四处躲藏,不敢回到村里,只好躲到相邻的汝南县搭 个窝棚住下。”但另一方面,党组织将更重的任务指派给了杨靖宇,让他在开封、洛阳、信阳等地搞起地下工作,并决定派他去苏联学习,但由于种种原因中道搁 浅。
1928年,杨靖宇被调往东北。而在这之前,组织同意让他偷偷回家见一面家人,而那短短一面之后,家里人就彻底失去了他的消息。他去了哪里?他还活着吗?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家人心头。他们唯一肯定的是:他去干革命了。
“因为长期思念自己的孩子,太奶奶在1938年因病去世。还没有解放,奶奶也去世了。临死前奶奶将爸爸、姑姑叫至床头,递给他们一张照片, 红军来了就拿这照片去找你爸爸吧。 ”
这张照片其实是杨靖宇与同学的合照,被家人单独劈开藏着。冬天缝在姑姑的棉袄里,天热了就藏在墙洞里。
“解放时我家就在京广铁路旁边,过去的部队都是顺铁路线走。我的爸爸没事就守在铁路旁,看到有部队过来就拿着照片问:你们认识我爸爸吗?他叫马尚德。”他们哪里知道,因为革命的需要,他已在磐石游击队改名为杨靖宇。
条件艰苦 几度被至亲出卖
杨 靖宇这个化名一直陪伴他直到牺牲,但这并非他使用的第一个化名。1929年春,杨靖宇就化名为张贯一深入抚顺煤矿。马继民说道:“其间他三次被捕入狱,老 虎凳、辣椒水轮番上阵对付他,胃也就是那时候被整坏了。”一年后,党组织将杨靖宇救出并派往南满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磐石南满游击队和第三十七军 海龙游击。而这,就是东北抗联第一军的前身。
1933年秋,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东北建立党领导下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而后在共产国际指示下,改名为东北抗日联军,组织机构日趋完善。
然 而,当时为了联合一切力量抗日,这支队伍可以说鱼龙混杂,不论什么阶级成分都可以找到。而这,也让杨靖宇在与日军斗智斗勇的同时,背后中箭。1938年, 杨靖宇最得力的助手、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率所部115人叛国投敌,并组成了“程斌挺进队”。程斌投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毁了70多个抗联的 补给生命线——密营,致使杨靖宇部队弹尽粮绝。
1938年起,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调动日伪军警6万余人,对杨靖宇及抗联一路军进行“大讨伐”。日伪当局采取收买汉奸、政治诱降、组建叛徒武装等方式,对抗联进行分化瓦解。至此,东北抗日武装斗争进入了极端艰难的时期。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