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万事维新,外交事务尤其如此,“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一极具特色的中国外交词汇,正见证了年轻的共和国的外交历程。与中国外交学院外交系主任张历历、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研究部主任姚遥梳理这一词汇的深层内涵,聊聊"老朋友"的故事。
凤凰国际智库:“老朋友”这个词从延安时期就出现的了吗?有什么衡定的标准或者资格?
张历历:延安时期就出现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强调一个“老”字。因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比较长,在建国以前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它代表人民奋斗,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支持的、援助的,有历史情感的群体。简单举几个例子:中国抗日史上比较有名的白求恩,30年代就从加拿大到了中国,后来因为手术感染去世了,没有活到新中国成立;另外有一个人跟他类似,名气没他大,后来就时间很长了,马海德,印度的一个医生,他从那时一直到后面都跟我们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的,所以这种人就是从过去的历史中间延续下来的,一直给中国人民帮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称之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名正言顺。
姚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有这么几个部分,一个是在延安革命时期,那些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革命,建立良好关系、提供很多帮助的老朋友;第二部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留在中国,如刚才张老师说的马海德,这些人,成为帮助中国建设的外籍专家,有些后来甚至都入了中国籍;还有一部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西方长期封锁我们,不承认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合法地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那些最先承认新中国的,不管是国家领导人,还是一些著名文化人士、国际友人,我们都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再有一部分就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在中国进行投资的一些外商,我们也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凤凰国际智库:搜索一下人民日报,发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最多的国家竟然是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国家,分别达到111人和55人,从开始出现老朋友这个词,一直到2010年左右。
姚遥:人民日报大量的使用这个词,是在70年代末一直到80年代中期吧,主要背景是咱们的改革开放,当时需要大量的引资,包括建设特区;再一个背景,从 1972年开始中美关系正常化,到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政治建交,咱们和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这个时候咱们特别需要一些西方对华友好的朋友,特别经济方面跟我们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正好这个时期又是我们跟美国、日本关系正常化以后的黄金时期,所以美国和日本出现的多一些,相应的,因为当时中苏关系并没有正常化,而且中苏关系好的时间段很少,就是50年代,不到十年,那时中苏心结很多,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苏联的老朋友会少一些,美国和日本反而大量存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凤凰国际智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旦变心中国怎么办
张历历:如果面子上貌似友好,或者长期在中国问题上说好话,但一到了关键时刻就翻脸不认人变了,这种人不是真正的老朋友,像中日关系中就有一个活例子,叫三木武夫,日本自由民主党总裁,曾是田中首相的副首相,三木这个人挺有意思的,他当副首相时态度都非常好,说好话,等到他当首相,两年的时间,完全改变了,没有利用执政的首相位置推动中日关系往前发展。我们内部有时候就评论这个人,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口惠而实不至。
姚遥: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正式的荣誉称号,如果对方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我们就不再这么称呼他了。
但现在很多要颁发正式证书的,像刚才说的要颁“人民友谊贡献奖”,或者“中外人民友好使者”,对外友协外事工作的一些同志们就有很大的困难,怎么认定这个友好使者,现在要给他颁,万一过几年他不好了怎么办呢?有人说要不然等他七老八十了再颁,反正可以盖棺定论,可是咱们颁这个东西,其实有一种鼓励的作用,希望他能够继续友好,到目前为止,也成为一个新时期的新问题。
现在我们对外交往的范围扩大了,很多外商来投资,可能今天你这儿有利可图,或者能赚钱,他就对华友好,明天赚不了钱了,就卷铺盖卷走人了,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认定对华友好,即使不能盖棺定论,也要做更加细致的了解,因为一个人的思想深处=需要更深的交流,才能掌握到,不能光看他表面做什么就给他这样一个称呼。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