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
泰达医院的24小时
正午刚过,一名身穿便装的男子向西健步穿过泰达医院的大厅,来到一名身穿迷彩作训服的武警战士面前,两人热忱地向对方伸出手。
而就在两手几乎是刚刚满握、一秒钟不到的瞬间,两人脸上的坚毅同时垮塌,眼泪一齐奔涌。两个哭泣的男人中,着便装的是一位退伍武警战士,在听到自己昔日天津市开发区消防支队的战友牺牲的消息后,他特意赶了回来;而接待他的这名战士,双眼下早已哭成了两片红。
在这家距离事发地危险品仓库最近的大型医院里,早在事发当晚,它就被宣布床位爆满而将伤者不断向外转移。
爆满的ICU
“通知所有附近区域的人,马上到医院来。”
第一声爆炸后20分钟,急诊科主任王晓杰已进入状态。她迅速起床,在几乎10分钟内赶到了医院。
距离事发地约6公里的泰达医院开始不断有伤员登门。这时是大约12日24点。
王晓杰很快意识到,这不是一次日常突发事故,她催促着大家就位。此时入院的病人已被免除了先办手续的流程,而一旦有手术需求,就会被同时推进手术室。
内科、外科、骨科……半小时之内,王晓杰发现同事们都已经回到医院。外科大夫鉴伤、缝合,内科大夫帮助分流病人、稳定生命体征。其间,王晓杰匆匆出入急诊病房和抢救室,拉开了抢救生命的战线。
骨科病房很快满了。同样爆满的还有神经科和ICU。
伤员
距事发地五六百米之外的万科远大建筑工地的板房宿舍倒塌,包括陆金龙在内的三名工人被工友们从废墟下救了出来,而后在几经拨打120后被送至这里。
“所有人都在打电话。”躺在骨科病房里的陆金龙回忆说,好在脚趾骨折的伤势不重。但令床边围坐的工友们乐观不起来的,是临床的一位腰部骨折、全身多处挫伤的伤员。那是一位消防战士。
“当时让队友送来的时候,跟个血葫芦似的。她们把他衣服给剪开,用湿巾一点点给擦了个遍。”工友说。
受伤的是开发区消防支队的武警战士齐洪旺,他所在的第四中队是第一批赶到火场的消防力量。齐洪旺被送医后,对赶来的叔叔讲述了自己怎样于火场逃生:第二次爆炸发生时,刚好在他第一轮喷水结束后撤出蓄水的空当。冲击波致使他腰部骨折,而他的大部分队友,并未如此幸运。“瞬间爆炸。”叔叔说。
困境
夜深,大批志愿者开始自发组织前来。他们提供爱心车队、免费供水、陪伴就诊等服务。
但此时出现的一个困境,是医疗和志愿工作所难以解决的。
齐洪旺的老家是山东德州庆云县,而他的同村好友齐吉旭,同样也是开发区消防支队的一名武警战士,他隶属于第五支队,是第二批赶赴现场的消防力量。齐吉旭的队伍同样在救灾中损失惨重,而他自己则至今下落不明,成为了目前36名失联官兵当中的一名。
齐吉旭的事情被人编成了文字、配上照片,在网络空间传播。当北青报记者给齐洪旺的叔叔展示手机中的寻人图文,对方一眼就认出,轻呼道,“吉旭啊。”
两个18岁青年,同村、同姓、同龄,但目前命途不同。吉旭的家人仍奔袭在途中。
随着日落,医院内的气氛渐渐和缓。骨科病房里,护士们在重新排班。“全都是自愿来值班的。事发后,只要是在家的都是自己来的,没有打电话叫的。”急诊室里,几名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的实习生正在感谢护理部主任。“感谢您细心照料,我们这么快就出院了。”其中一位女子笑着握住医护工作者的手。
“失联”的年轻人
但裂痕远没有弥合。下午5点,齐吉旭的妈妈到了。
“你们能不能帮忙在媒体上喊一声,看看我儿子到底在哪儿?”齐春燕在急诊室门前央求一位手提摄像机的记者,脸色泛白。儿子自前一天夜里11点多与他通完最后一通电话后,就没了音信。
此时是下午5点,找遍了滨海新区的所有医院未果,这标志着她与儿子失联已经整整17个小时。“不是说现在火还没被扑灭吗?我想他现在可能还在现场救火呢,肯定是不方便接电话。”齐春燕几度哽咽。之后她再次赶往消防大队。
而就在齐春燕老家的邻村,一对王姓堂兄弟武警战士同样处于失联状态中。17岁的王胜民和王胜鹏隶属开发区支队第四中队,目前他们的叔叔已来到泰达医院焦急等候。更多家人则还在路上。
据官方消息,目前事故已造成12名消防官兵牺牲,其中6名身份确认。其中最大的30岁,最小的生于1997年,未满18岁。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