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周家的后辈现况如何?经商和做官的多么?
周晓芳:据我了解,周家后辈现在散居北京、淮安、扬州、广州和海外。在国内的都是普通市民百姓,有个别在机关单位,也是普通公务员。有个别像我一样在美国、加拿大的,也都是靠自己的奋斗立足。
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到美国,一边在夏威夷大学读书一边打工,在矿泉水公司做过销售,在熊猫快餐端过盘子,在高尔夫球场当过服务生,同时打三份工,什么苦都吃过,在国外更没人知道我是总理亲属。后来因为媒体的报道才有些人知道,哦,原来她是周恩来的孙辈。在我们这周家第三代人里,都是普通人,除了我自己创业了,其他人连经商的都没有。
周家后辈中最大的“官”是我姑姑周秉德,退休前是中国新闻社副社长、全国政协委员,退休后深居简出,生活很俭朴,唯一公职是担任周家“发言人”。这两年因为我们在拍摄纪录片《跟随周恩来足迹》,回国就会来看望她,听听意见和建议。
>>纪念总理
创办周恩来和平研究院获中美多方支持
华商报:谈谈你现在的工作吧。
周晓芳:在海外工作和生活20多年,我主要从事的是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在此基础上,我和丈夫麦克在夏威夷发起成立了周恩来和平研究院。麦克之前是成功的企业家,美国北方通讯董事长、触屏技术专利持有人,也是全球知名的公益慈善组织GREEN STAR的发起人。他的加入让周恩来和平研究院在美国获得了更多方面的资源支持。
周恩来和平研究院的成立适逢2011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夏威夷举办,成立大会设在奥巴马总统和国务卿希拉里下榻的希尔顿酒店。当时的中美两国官方、民间机构都派人出席。时任夏威夷州州长亲自赶来主持,他告诉我,周恩来是他最崇拜的人。
在普通美国人中周恩来的认知度出乎我意料
华商报:美国民众对周恩来这个名字认知度如何?
周晓芳:出乎意料。研究院成立前,我们在当地搞了一次周恩来生平展,其中有三幅总理的放大照片,展台前被挤得水泄不通。有很多当地居民,争着和总理的照片合影。一些美国人还记得总理当年访美的风采。有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华人,流着眼泪告诉我,当年“文革”期间,是总理救了他们一家。这场面的确把我震撼了,没想到在这么遥远的地方,都有这么多人怀念他。他一个人的努力和工作,却帮助、影响了世界上这么多人,也许这就是伟人的境界吧。
周恩来和平研究院的设想首先得到了姑姑周秉德的支持,她说以前人们对总理的研究都局限在具体工作方法、历史事件,但上升到和平哲学的高度,这是第一次,大有可为。她还给我们介绍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外交部等单位,我们做起来就更有信心了,这几年我们陆续做了“美国人眼中的周恩来”、“中美青年文化交流”等一系列论坛、活动。
计划9月来陕西与历史事件亲历者见面
华商报:你正在摄制的周总理纪录片进展如何?有计划到西安拍摄么?
周晓芳:《跟随周恩来足迹》纪录片是我们近年的一个重要项目,分中国行、亚洲行、欧洲行、中东行、非洲行等篇章,通过重访周总理曾走过的道路,呈现其一生的家国情怀,为民族解放、世界和平的奋斗、贡献与哲思。
由来自美、中两国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剧组已经沿总理学习、革命、工作过的足迹走访了20多座城市,包括上海、南京、绍兴、杭州、淮安、扬州、镇江、天津、广州、汕头、潮州、桂林、重庆、北京等城市。每到一处纪念馆、纪念地,我们都被历史见证者的讲述深深感动,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和怀念,纪录片里会有许多从未披露的故事。
今年9月,剧组计划前往西安、延安拍摄。因为在周总理的一生中,这是两个极其重要的地方,中国革命和近现代中国历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发生在这里,比如“西安事变”、转战陕北等。我们希望和一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面,听他们讲述历史大事件中的鲜活故事和生动细节,我们也希望展示这些城市的沧桑变迁。
>>三见张学良
获赠题诗“好梦未圆愁夜短”张学良说很佩服周恩来
华商报:听说你在美国曾多次见过张学良,能否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情况?
周晓芳:在美国见张学良先生的经历也很有趣。第一次大约是在1997年参加张学良寿宴,那时候赵四小姐还在,张的精神和身体状况都很好。当时是一个朋友邀请我去的,寿宴在当地一个教堂举行。祝寿仪式进行中,有人到张学良身边耳语了几句,张显得很兴奋,立刻就要见我。朋友后来告诉我说老先生听说有周家的后辈来贺寿,非常开心,说一定要见见。
当时他兴致很高,拉着我的手,说了几句话,说的最多的是他很佩服周恩来,说总理很亲和、很正直。但感觉得出张的神情和话里似乎也有些愧疚,不知道是不是和当年的历史事件有关。
1999 年4月,姑姑周秉建赴美考察,也想见见张老先生。事先我就通过赵四的侄女赵莉(音)联系。当时张学良年事已高,很少见客。当得知是周恩来的亲侄女来访时,爽快地答应见上一面。这一次还是在希尔顿大酒店。在酒店会见大厅,张学良在轮椅上聊了很多和总理的往事。他很风趣,我记得当时说他是民族英雄,他大笑着说,我不是英雄,不是狗熊就差不多了。我又逗乐问他为什么老坐轮椅啊?他说那是因为他懒,说完自顾大乐。
我记得当时让他题幅字,他就写了两句很谦逊也是意味深长的诗,我记得是:好梦未圆愁夜短,虚名终究误人深。写完了我让他签名,他想了想,很认真地说,名字我不能签,因为我的律师不让我签名。这幅字后来被我转赠姑姑了。
2001 年2月6日,我的哥哥周庆访美,通过我介绍求见张学良。那时候赵四小姐已经去世(编者注:赵四于2000年6月病逝),这对老先生打击很大,可听说是周恩来的侄孙来访,还是见了。但精神状况已经大不如前,也没刮胡子。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多讲话,我们就推着轮椅和他照了几张相。(编者注:此后,张学良于 2001年10月病逝。)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