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出水的“东方之星”顶部因倒扣水中被压垮 本版供图/新华
在起吊过程中,船尾过重导致“偏沉”
救援人员登上“东方之星”号
昨天18时50分,在翻沉近90小时后,“东方之星”客船整体浮出水面,搜救工作也一刻没有停止。解放军总参应急办副主任马欣介绍,面对艰难的救援任务,目前共投入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3424人,民兵175人实施救援,出动1架空军直升机、149艘舟艇、59台工程机械,立体化作业,在水上、水下、陆地、空中进行全方位搜索。昨晚,救援人员连夜进入船舱进行搜寻,遇难者遗体将运至2公里外的码头,放置遇难者遗体的平台已搭建完毕。
昨天上午9时6分,“东方之星”客轮已经完全扶正。从早上7时左右开始启动起吊设备,到客轮完全扶正,整个过程共历时2小时4分钟。
昨天早上,“东方之星”轮扳正起浮工作开始。两艘500吨的起重船参与作业,下游500米处拉设了400米拦截网。
昨天7时许,在“东方之星”搜救现场,随着来自湖南的“湘岳工001号”等救援船只起吊设备启动,沉船救捞作业正式开始。记者在施救现场看到,7时30分许,“东方之星”船体已侧翻过来,侧躺于水中,船侧面露出“东方之星”四个大字,侧面船体也已露出水面。
记者了解到,扶正施工方案比计划的时间有所延后,对此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表示,此次扶正作业最大的难点在于水下穿引钢缆,由于沉船区域位于抛石区,河底有大量泥沙和不规则石块,沉船呈90度倒扣水中, 船舷90度直角边紧贴河床,给牵引吊索带来困难。潜水员难以找到牵引钢缆的通道,需要不断调整和寻找牵引位置,导致作业进展得极为艰难。
在沉船整体扶正过程中,船体周围出现溢油的现象。徐成光说,这是翻转过程中机舱内本身的小范围油污所致,已经得到妥善处理。对于溢油问题的处置在扶正工作启动前就已被列入预案,相关部门准备了专业的设备和专门的材料。
昨天上午11时,将倾覆的船身扶正之后,救援人员将扳正钢丝更换为起浮钢丝。为了将该船打捞出水,救援人员再次下潜,分别将系在船首和船尾的可翻转钢缆,更换成碗口粗的平滑钢缆。为实施此项工作,两组救捞人员进行了六七个小时的辛苦劳作。随着钢缆更换完毕,两组救捞人员相继撤离。
16时15分许,随着指挥部正式下达起吊命令,翻沉在湖北监利水域近90个小时的“东方之星”缓缓从水中升起。40多分钟后,船首两层甲板和船尾一层甲板相继露出水面。就在人们期待这艘命运多舛的船舶早日出水时,因船尾超出救捞船舶“湘岳工001号”提升能力限制,指挥部迅速调集早已停靠在附近水域的另一艘500吨级起吊船只前来增援,救援人员再次在船尾增加了一条提升钢缆。
18时许,再次进行起吊作业,3艘起吊船同时作业,船体抬升速度明显加快。18时50分,“东方之星”客船整体打捞出水。
解读
整个打捞过程 充分尊重逝者
此次“东方之星”的整体打捞,为何不直接起浮船体并移至岸边救援?大连海事大学救助与打捞专业教授熊伟表示,船体重量分布不均,情况复杂,水下牵引作业困难,先扶正船体更安全,也符合国际惯例。参与救援打捞工作的广州打捞局业务处处长徐鹏飞告诉记者:“指挥部的决定是由大多数专家定下来的,有充分理由,也符合国际惯例。”而在打捞过程中,不论是吊索选择的位置还是重新启动的预案,都充分体现了打捞团队对死者的尊重。
起吊时船尾过重 打捞曾启动预案
徐鹏飞说,搜救72小时的国际惯例是,搜救幸存者的黄金时间是72小时,72小时内是不能打捞的,正常情况下是搜救幸存者为主,不能打捞改变船的状态。“72小时一过就应快速实施扶正打捞,时间长了对死者也不好,这是对死者的尊重,有利于后续开展搜救遇难者的行动。”
昨天下午4时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水作业后,“东方之星”起吊开始。从起吊至“东方之星”四层舱室全部浮出水面,全程大约用了2个多小时。
徐鹏飞对记者表示,这比预想的时间要短,虽然起浮中遇到一点意外,但还好应急预案起了作用。起吊中,发现船尾较重,整艘船前后不平衡,救援打捞团队为此特意启动应急预案,调来另一艘浮吊,吊住船尾,带动整条船平衡,最终成功完成起浮过程。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