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一大早,一条《多名小学生长期遭班干部勒索 不给钱就逼吃屎喝尿》的新闻就火遍网络。《安徽商报》报道,事发安徽蚌埠怀远县火星小学。该校六年级一副班长小J,因被老师授予检查作业的权力,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向其他同学要钱,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不交就要被逼吃屎喝尿。
一名小学副班长就能利用手中小小权力“敲诈勒索”,成人世界的游戏法则如此渗透进童真世界,让众网友大跌眼镜。尽管这个案例有些极端,但成人世界官场的潜规则投射到小学校园却是不争的事实。
小学班干部“腐败”的N种方式
在小学校园里,班干部是班主任的直接代理人,拥有着班主任赋予的“最高权力”,这些“权力”包括了检查作业、背书情况、汇报班级同学学习情况等等,在一个班级小社会,这些“权力”可能让孩子变得复杂,甚至滋生各种各样的“腐败”空间。
1.“贿选”
武汉一所小学的学生,为了在班干部竞选中获胜,有学生“刻意”帮助他人,花小心思博取其他同学的“好感”;有的学生为了让班上的同学投自己一票,不惜买零食来“贿赂”。
南京市民罗女士发现儿子经常把作业给其他同学抄,她质问儿子,得到的回答却是,让同学抄作业是为了在竞选中队委和班长中获得更多选票。
更有甚者,为了让孩子当上武昌一所小学的大队干部,孩子家长在校门口帮孩子拉选票,给小评委送礼物或承诺当选后请客。
2.“滥用职权”
汉口一名小学五年级男生致信当地报社,要求管管班干部的“滥用职权”行为。原来,该男生因为没有请班干部吃冰淇淋,上了班级不守纪律的“黑名单”。他还发现:和班干部关系好,迟到、违反纪律都可以“豁免”;关系不好,稍不留神就会被记一笔。
3.“收受贿赂”
2001年10月有媒体报道,在福州鼓楼区某中心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班级,班长及班级委员可以吃整块的饼干,小组长只配吃碎饼干,毫无“职务”的普通同学只能看别人吃而不停地咽口水;班长及班级委员可以时不时得到同学送的漂亮钢笔或高级水枪,小组长得到的则是橡皮或铅笔头,普通同学啥都没有……
班干部为何走向腐败?
从贿选拉票“当官”到利用特权敛财,一些小学生熟练运用成人世界的游戏法则,让人瞠目结舌。
为啥小学生都想当班干部?人民网评论认为,这是因为“官本位”思想从社会蔓延到了中小学。思想单纯得像一张白纸的小学生也沾上“官本位”的鱼腥味,既让义务教育蒙羞,更让我们反思。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四成小学生长大想当“官”。《南方都市报》记者曾随机采访过32名小学生,有八成孩子明确表示,希望自己能当上班干部,哪怕是小小一名组长或者科代表。原因在于当上班干部才能引起老师重视、同学尊重,更有机会获评区级、市级三好学生。
那为何当了班干部之后,小学生就开始“腐败”了呢?
有观点认为,根源在于亘古不变的腐败定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小学班干部手中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制约,自然导致“腐败”。
此外,外界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作为社会一员,小学生也不可避免要受到社会氛围、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意识存在偏颇,弱化了班干部的职责,过分强调了他们的权力和班干部对同学的管理意识;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更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如何杜绝“腐败”班干部?
现行小学生班干部制度让学生“官味太浓”,其实受诟病已久。
四年前,童话大王郑渊洁就发微博“炮轰”班干部制度,认为这一制度在培养“汉奸”,建议取消中小学班干部制度,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
国内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小学班干部制度的创新,如干部普及制和轮换制。
武汉市洪山区楚才小学一个班级42个小学生设置了50个班干部,包括黑板管理员、餐具管理员、窗户管理员等等,据介绍,改革为了强化“责任意识”而非“特权意识”。
2011年,北京石景山区海特花园小学率先试行小学班干部轮岗制,通过“抽签”、“竞选”、“推荐”、“按学号轮流”等方式轮岗,平均每个学生每个学期可以轮流上一个干部岗位。
南京市古平岗小学,也设置了“一日班长”岗位,让每个孩子都担任一日班长,处理班级事务。
对于上述新办法,《南方日报》评论称,班干部轮流折射服务本位意识。能让每个孩子都能从小明白自己担当的责任,去学会服务于他人,这是中国教育思维方式的一种突破和希望。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