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总统普京,向32位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做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刘少奇长女刘爱琴是其中一员。近日,新京报对话刘爱琴,耄耋老人追忆自己在苏联战乱时期度过的青春岁月,以及作为刘氏长女所亲历的时代起伏。
88岁的刘爱琴精神头儿不错,一头银发梳得整齐妥帖,衬衫搭配西装马甲,没有一丝褶皱。
晚年的她,著书追忆父亲、参加纪念活动,但更多时候,她过自己的生活。
回想多年前的文革,父亲孤独地死在开封,哥哥刘允斌在铁轨上结束了生命,弟弟入狱,铁窗内被折磨得近乎精神失常,对于她自己,第二任丈夫也在最艰难的时候离开了。
她也想过,如果生在普通百姓家,也许这一生不必这么辛苦。
问她心里有怨恨吗,她笑着摇头,“都过去了,这把岁数,不在意了。”
异国
印象最深的是“冷和饿”
新京报:俄方颁发纪念章、邀请部分中方人员参加红场阅兵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刘爱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很多革命领袖的子女都被送到当时的苏联读书和生活,我们当时就生活在国际儿童院。
俄罗斯方面定期会有表彰活动,50周年时颁发过一次奖章,今年70周年,更隆重一些。
新京报:国际儿童院是怎样的地方,你在那里生活了多久?
刘爱琴:前苏联专门接收世界各地共产党和革命者后代的一个场所。1939年,我12岁,和哥哥还有几个孩子一拨儿,途经新疆到了当时的莫尼诺国际儿童院。一直到1949年跟父亲回国,在那儿生活了10年。
新京报:战时儿童院的生活是怎样的?
刘爱琴:儿童院离莫斯科二三百公里,那时我们附近也遭到过德国人的飞机轰炸。老师组织我们巡逻,年长些的孩子发把樱枪一样的东西站在楼顶,一有情况就招呼大家转移。像我当时十几岁了,就负责保护两三岁的小朋友,大的保护小的。
新京报:少年时代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
刘爱琴:冷和饿。打起仗来,儿童院的物资无法保证,记得有年冬天特别冷,没炭火了,我们就把院内好多没长大的树砍掉了。我还给前线做棉衣和手套,手套要露出拇指和食指,方便扣动扳机,这个印象很深。
支边
父亲嘱咐“不要和别人争”
新京报:22岁之前,你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刘爱琴:我是1938年被接到延安的,次年就去了苏联。1949年父亲带考察团秘密访问苏联,才开始真正的父女相处。
新京报:1949年到1958年是同父亲相处最集中的时间?
刘爱琴:对,刚回国那会儿,中国话都不怎么会说了,适应了好一段时间。父亲总让我多学知识,我在人民大学学了三年后,就去国家计委工作了,面对的都是经济数据。
新京报:后来你去了内蒙古?
刘爱琴:过了几年,国务院开始精简机构,动员干部支援边疆建设。父亲问我的想法,我也没说什么,后来就被他敦促着下放内蒙古了,这一去就将近20年。他一直希望我们对国家有用,也能做个表率。
新京报:当时你愿意吗?
刘爱琴:那时候没什么愿意不愿意,时代推着你去那里。那两年物资很紧缺,我心想去内蒙古还能吃羊肉呢,后来我还给家人往回背羊肉,但他们都吃不惯。(笑)后来背得最多的是土豆,一麻袋一麻袋往回背。
新京报:那些年同父亲交流最多的内容是什么?
刘爱琴:他让我好好工作,在单位里不要和别人争什么,不要觉得我是领导的女儿就怎样怎样。但我也没和别人争什么,他总是有那样的担心。
新京报:最后见父亲是什么时候?
刘爱琴:1966年6月底还是7月初,我回北京住了一晚,当时文革已经有了苗头,各地陆续闹起来了。那次见面父亲还嘱咐我少掺和事情,不要跟着闹,没想到那是我们父女的永别。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