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许林,今年70岁了,退休前是《人民日报》的摄影记者和高级编辑。文革开始的那一年,我21岁。十年间,我用镜头记录下了文革中的诸多特定镜头。那时候,我跟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疯狂。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开始反思文革,重新认识自己和那段特殊历史。
1966年8月1日-12日,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8月13日,首都革命群众打着横幅,抬着毛主席像,呼喊着口号游行到中南海西门,拥护公报和开展文革的《十六条》。摄影:许林
1966年8月13日当天,我拿着苏制卓尔基135相机上街拍照,看见在游行队伍中,还有许多举着彩旗喊口号的八九岁小学生。摄影:许林
从1966年8月18日-11月26日,毛主席先后八次检阅红卫兵1100多万。我拍摄了最后一次毛乘敞篷汽车检阅的情景。我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时间是下午2点多钟。红卫兵们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歌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摄影:许林
1966年8月,北京发生了许多“革命”的暴力的事件:北京市东城区三轮车夫集结到北京市委大楼前集体请愿,要求转业,不再为资产阶级小姐、太太服务了。摄影:许林
1966年8月19日起,北京发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破四旧”运动,并迅速传遍全国。北京中学生红卫兵上街演讲、张贴大字报、撒传单,宣传“造反有理”。北京二十八中(时改为东方红中学)红卫兵在前门街头宣读文革传单。摄影:许林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