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2013年第3期《同舟共进》,作者周海滨,原题为《“红色公主”叶向真——凌子口述历史》。
叶向真
凌子原名叶向真,叶剑英的二女儿。1941年生于延安。196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转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66年毕业。曾导演电影《原野》等4部故事片。任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等职。
家里的叶帅
在叶剑英的几个孩子中,只有1941年出生的二女儿凌子自小跟随在父亲身边。
笔者第一次见到凌子是2009年12月4日,在当年的叶帅府,一扇紧闭的高大铁门后面的一栋两层小楼。小楼位于北京西山军事科学院的一个宅院里。甫时,叶剑英的夫人吴博和二女儿凌子平静地生活着,远离喧嚣都市,宁静而幽雅。
冬日朦胧,在挂满叶帅照片的客厅里,凌子迎面走来,高挑、干练,高雅、清新,完全不似一个年届七旬的老人。凌子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一个熟透了的柿子,她说是叶帅住时种的,以前这里有很多的果树,我们的谈话也就从军事科学院的果树开始。
凌子出生在延安“婴儿潮”时期。父亲给她起名叶向真,意为面向和向往真理。然而,怀揣“向真”梦想的叶向真在“文革”中也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岁月;“文革”后,她因执导《原野》和《风吹唢呐声》而闻名影坛;如今的她致力于儒学的普及教育,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位布道者。
凌子说,看着客厅里悬挂的那张父亲与她的合影,总是会 回忆起1963年11月一个深秋的清晨。那天,凌子陪父亲在院落里散步。父亲捡起一片红叶观赏了一下,随手交给凌子,凌子回屋就把红叶夹进父亲的厚书里。 没想到隔了一天,父亲写了一首五言诗:“翠柏围深院,红枫傍小楼;书中藏醉叶,留下一年秋。”23年后的1986年,也是在枫叶飘落的深秋,叶剑英在这里 走完了最后的人生路程。“当时我找出了一片存在书中的枫叶,兄弟姐妹们都在上面签了名字,以作为对父亲的怀念”。
叶剑英生前的不少工作人员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但是 “大家见面,仍然叫着老首长当年送的绰号”。叶帅在家里常爱逗孙子和年轻的工作人员玩,还给他们起了不少绰号:什么“old王”、“马头”、“老和 尚”“teacher蛐蛐”。“父亲十分关心身边工作人员的工作和学习,他常说,在这里工作的年轻人,为了党和人民把人生最好的时光贡献出来了,要给他们 学习的机会,只要愿意都要想办法送他们到学校去学习”。几十年里,叶剑英送身边的工作人员到护校、军医大、 国防大学等学习的有20多人。“文革”中,江青告状说叶帅喜欢走后门,送人从后门上学,一时传得沸沸扬扬。为此,叶剑英向毛主席写了“检讨”说明情况。没 想到,此事却引出毛主席一个批示:“前门进来的不一定是好人,后门进来的不一定是坏人。”
在外围站岗的警卫战士,叶剑英都叫得出名字,他散步时 会走过去问他们家乡是哪里,家里经济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困难。有一次,一名警卫战士告假回家探亲,叶剑英知道他家里经济情况不太好,立刻让秘书拿100元 交给他。“要知道,那个时候大学毕业生每个月工资才40元,我们全家五口人的生活就靠我父亲的400元钱啊”。
凌子经常会想起童年和父亲在一起的岁月。1947年2 月28日,蒋介石在南京召见胡宗南,部署大举进攻延安。中共中央得到了这方面的情报,3月初决定紧急疏散,撤离延安。由于担心白天飞机空袭,都是集中时间 晚上行军, 5岁的小向真也跟着部队撤退。一天,大卡车坏了,叶剑英背着女儿徒步行军,在漆黑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爬着坡,“我紧紧地搂着爸爸的脖子。不料爸爸一下滑 倒在泥坑中,我没有摔下来,还伏在爸爸的背上,但两只手却伸到了水坑里,碰巧捡回了爸爸掉落的眼镜……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