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游客不要站在马桶上的中文标示。 (陈忧子 摄)
中国人对旅游的意义理解有所不同 出境游客都应是中国的“民间大使”
点睛语—
近日,本报两路记者远赴澳大利亚和英国,与当地旅游业专业人士深入交流,探讨中国游客形象问题。
常听到一种说法:“每一个中国人出国后就代表中国”。“窥一斑而见全豹”,外国人往往就是通过中国游客的个体行为来诠释中国的。从对老外群体的广泛访谈中,记者梳理出估计不少中国游客都或多或少地中招过的“10大陋习”。在老外们看来,中国游客所谓的“陋习”背后,其实更多属于文化差异形成的习惯不同所致。
改正自身陋习,并非难于登天。如果到了海外时刻能将“众目睽睽”或“旁边有人”牢记于心,自然便会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无论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每一位走到海外的中国游客,其实都是中国的“民间大使”,都是中国的“代言人”。
陋习1
暴发户心态较突出
能去国外旅游的中国游客,一般都不会太穷。于是乎,不少人出境游时常常有意无意暴露出暴发户心态。《广州日报》记者对各国老外的访谈中,不少外国旅游从业者反映,近年中国游客已成为出境游最舍得花钱的群体之一,同时也是“最难伺候”的群体之一。不少财大气粗的中国游客觉得钱能解决一切问题,可有时有钱也未必能解决问题。
在很多中国游客看来,自己出国游花钱是用来享受的,想干嘛就干嘛,顾客就是上帝。所以出现了很多以下情况:在星级酒店穿拖鞋T 恤到处乱逛;在艺术博物馆穿着随意,变身抠脚大汉;高档自助餐厅吃饱喝足后,还用餐盒装食物回去当夜宵。在很多老外眼中,这些行为无疑让中国游客减分很多。
52岁的意大利资深华裔导游林先生,上世纪90年代从国内移居意大利,从事导游工作接近20年。让林先生印象深刻的是,国内一些“土豪”游客稍不顺心时,就习惯摆出训人姿态,指手画脚。而“有钱任性、说话大声”是不符合意大利人价值观的;他建议,一些有钱人应该学会与人平等交流。
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某些中国游客暴发户心态更明显,这也是中国游客“成长中的烦恼”。目前在津巴布韦做田野调查的北大博士沈晓雷了解到,不少中国游客盯上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漂亮小别墅。有机会赴非旅行的中国游客往往都很“土豪”,很多人一见到漂亮的房子就去敲门问人家卖不卖,这在当地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陋习2
拍照随意 走马观花
不少中国游客爱自拍胜过拍风景,就算拍风景,也非得把自己塞进去,似乎不这么做,就不能证明自己到过景点。无论是在悉尼海滩,还是在普吉岛海滩,大部分衣着休闲的人们,或在金色沙滩上晒太阳,或在湛蓝海水中弄潮。但还有一群人,衣装齐整,胸前挂着沉甸甸的单反相机,在沙滩上匆匆拍照后,匆匆乘车赶往其他景点。《广州日报》记者注意到,后者几乎多数都是中国游客。
一些西方旅游业者反映,“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到家什么都不知道”是不少中国游客的真实写照。较之于尽情享受假期的西方人,中国游客的行程永远那么紧,他们要么不会玩,要么没有时间玩。
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中西游客的旅游休闲取向不同:中国人倾向于在有限的时间内游览更多地方、拍摄更多的照片;西方游客则倾向于放慢节奏,尽情享受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元素。
比如,不少外国游客把观光当做主要任务,沿途顺便拍照或自拍,而一些中国游客本末倒置,将拍照看作是旅行主要或唯一的任务,一路的风景基本上都是透过相机镜头观赏。一些无论是行程规划还是着装都不专业的中国游客,唯独拍照设备最先进专业。
中西方游客的两种玩法,前者重在行走,后者重在放松。孰优孰劣,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旅游的妙处在于放松身心、开阔眼界,而不在于走马观花、疲于奔命。老外导游们建议,旅游最重要的是亲身体验,不要让留纪念或炫耀心理占了主要。
陋习3
爱耍小聪明占便宜
据沈晓雷博士介绍,今年1月14日至19日短短5天内,津巴布韦哈拉雷国际机场先后发生3起中国人非法携象牙的个案。在津巴布韦,象牙可以通过在专门的工艺品店销售。但在离境出关时,购买者需花50美元在国家野生公园申请正式出口文件,每人最多可以携5件牙雕产品。但是,为了节省50美元或携带数量超额的牙雕,一些中国游客在出境时“各显神通”,将牙雕用锡纸包裹起来,或用铁盒藏起来。
殊不知,现代探测设备一下子就可发现其中猫腻。这导致不少中国游客在机场出关时都受到特别严格的盘查。
在泰国有很多比较少人去的小岛,海边有一些没上锁的香蕉船。有些中国游客会抱着没人管的心理去玩。但紧接着问题就来了:香蕉船的主人出现,向游客狮子大开口,双方就必然有一番争吵。
南非《华侨新闻报》记者麦基还介绍说,在南非的克鲁格公园,常常有中国游客忍不住会把可爱的小蜥蜴藏在衣服口袋,想偷偷带出来,结果被公园警卫发现,弄得十分尴尬。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