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毛主席提出要用稿费向一个老人还债,每年2000元,为期10年。这个老人便是章士钊,当时毛主席英语老师章含之的父亲。毛主席何时向章士钊借过钱呢?这是40多年前的事情。1920年,为了湖南赴法留学学生的经费,毛主席拿着恩师杨昌济的书信去找章士钊,向他借钱。章士钊很爽快地答应下来,阔绰地给了银元2万。不过,这钱不仅被用在了留法学生身上,而且被毛主席拿来闹革命。
当章含之将毛主席的话转告给父亲时,章士钊说,这钱不能收,因为他从未积聚钱财,当时自己并没那么多钱,多数是向社会名流募集来的。不过,章含之转述毛主席的话:这钱是给他点儿补助,他对共产党的恩情不是人民币能够偿还的。不久,毛主席派秘书送了2000元过来,并且形成惯例,每年的大年初二都会送钱,直到1973年章士钊老人逝世。
其实,章士钊和毛主席的关系远不是债权人与借债人那么简单。
1917年,章士钊到北京大学任逻辑学教授,并兼任图书馆主任。不久,他便向陈独秀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后来与陈独秀齐名的李大钊,让他担任图书馆馆长;另一个是章士钊的同乡老友杨昌济,后来也在北大讲授逻辑学。毛主席正是跟着恩师杨昌济来到北大,在图书馆当上了管理员。
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主席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在一次宴会上,毛主席问起现在的处境,章士钊在手上写下一个“走”字,悄悄地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毛主席回到延安后,对朱德、任弼时等人提及此事,感激地说:“只有真正是共产党的朋友,才能提出这样直言不讳的意见。”
1949年,李宗仁请章士钊北上面见毛主席,寻求和谈之路。在西柏坡,毛主席先见了章士钊,之后才会见其他两位代表。后来,章士钊劝说程潜、陈明仁等国民党高级将领起义,并且受毛主席之邀参加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与开国大典。
建国后,毛主席对章士钊十分照顾。在整风运动与文革期间,毛主席极力保护他,并且支持他写作,使《柳文指要》得以出版。章士钊四次受命前往香港,联络台湾方面,商谈两岸统一问题。最后一次,他以92岁的高龄在香港逝世,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