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8日,探访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厨房和大宴会厅。APEC会议期间,这里将开餐142场,其中9日将有11500人次用餐。图为厨房里一片忙碌。(东方IC)
11月9日讯 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在北京举行。这是继2001年上海举办之后,APEC会议时隔13年重回中国。作为东道主,首都北京精心筹备、多措并举,确保会议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了一座国际大都市应有的担当和责任。同时,北京也利用这次外交盛会,再一次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着这座古老城市深厚绵长的文化底蕴。
会议场馆体现绿色生态
APEC 主会场所在的怀柔雁栖湖,湖水清澈,芳草连天。坐落在湖心岛中央的主会场飞檐翘角,仿佛振翅欲飞的大鸟,在层层叠叠的秋林和远方燕山山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恢宏壮美。林木掩映下,一座座拥有中国不同地区建筑风格的别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既确保私密性,又能让参会者体验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负责场馆整体设计的公司负责人钟兵说:“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尽可能地保护岛上原有的生态环境,设计一些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的建筑。APEC场馆将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范例。”
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会议中心,焕然一新。LED灯光线柔和舒适,不仅照明效果好,还特别省电;“新风”系统随时向会场输送新鲜空气,可以过滤掉空气中 90%的PM2.5;特别引进的高科技餐车可以同时保存热菜和凉菜,保证与会者随时吃到仿佛刚出锅的饭菜。这些节能环保的高科技元素悄无声息地融入会场,为会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这些体现绿色生态发展的场馆,彰显了北京的新形象。
洁净空气营造最美环境
北京举办APEC会议,清洁空气,成为中外最为关注的焦点。
秋冬转换时节,空气质量保障难度加大。为保“蓝天”,北京先后制定了《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北京市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和“停车”、“停限产”、“停工”等10个分方案,监管深入城乡边角。环保部成立了16个督导组,提前进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死盯”重点城市和重点污染源。
治排放、治扬尘、治尾气,高空、中低空、地面,共管齐治。在与河北联手治理、全面实施80多项大气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北京从11月3日开始,全市所有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拆除、石材切割、渣土运输、喷涂粉刷等扬尘作业工序,五环内和怀柔区还将停止所有混凝土振捣及搅拌、结构浇筑等作业;全市机动车实行单双号行驶、机关和市属企事业单位停驶70%公车;对渣土运输、货运车辆以及外埠进京车辆实施管控;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重点企业中,69家停产、72家限产。同时,还明确了全市各级城市道路、高速公路清扫保洁和冲洗的频次要求和标准。
安保升级确保万无一失
为确保APEC会议期间会场、驻地等核心区域绝对安全,北京警方提升反恐等级,首都公安6万民警24小时保持临战状态。同时,北京警方联合周边的天津、河北、内蒙古等13个省区市,启动“环北京”防控体系,将各类危险因素发现、控制、阻挡在进京外围“红线”之外。在会议驻地、会场,北京警方启动最高安检要求,进入警戒区的所有人员、车辆都要接受防爆检查。
同时,警方最大限度将警力摆上街面,长安街上特警24小时值守,巡警加大巡逻力量,武装处突车进一步密集巡逻频次,每日夜间围绕二、三、四环和重要路网节点启动武装处突车集中夜查行动。巡逻警务站全部实行24小时勤务。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APEC安保工作采用了先进的高科技装备,排爆机器人、新型摄像头、能传回高清图像的警用直升机、多功能警务站一一揭开神秘面纱,这些高科技装备在本次北京APEC会议期间大显身手。
传统文化打造京味会议
外交盛会也是文化沟通与碰撞的最好时机。在20多个来自APEC经济体的数千名政要人士与商界精英集聚一堂的时候,各种京味儿小吃也悄然登上了这座“外交舞台”。
从国家会议中心的菜单上可以看到,中国美食可谓一应俱全,不仅包含东西南北各大菜系的特色菜,还有宫廷小窝头、糖葫芦、芸豆卷儿、豌豆黄、驴打滚……多达11种的北京传统小吃给各成员的代表们带来浓浓的“京味儿”风情。
除了特色菜品外,餐饮的摆台也成为一次“文化盛宴”,老北京四合院及影壁墙、百鸟朝凤、孔雀迎宾、八仙过海等中国元素,也作为装饰出现在会议餐桌上。另外,剪纸、漆雕、景泰蓝、京剧脸谱等中国民间艺术和文化珍品亮相国家会议中心。这些饱含传统元素的物件儿,在点缀会场的同时,也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
APEC会场毕竟有限,能体现原汁原味儿的京味儿文化体验活动则将在整个11月里向所有来宾开放。会议期间,26场老字号及特色企业体验活动在大栅栏、琉璃厂等地陆续举办。京城老字号们用自己的“名招牌”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欢迎与会者前来体会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 “互联互通”的独特韵味。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