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路透社10月13日报道,中国南水北调的第一阶段将水资源引向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但这些水在抵达天津时基本上已无法利用,因为调水沿线经过污染区,水中携带大量污染物和沉积物。有官员表示,调水不是长久之计,还需依靠海水淡化和雨水收集来解决问题。
英国路透社10月13日报道,原题:中国以南来之水为北方“解渴”
本月晚些时候,北京水龙头流出的水或许来自1400多公里远的南方。中国为实现南水北调兴建了一连串运河和输水管线,是世界最大的水资源调配工程。这项耗资620亿美元的项目旨在向干旱且污染严重的北方供水。中国北方有约3亿多居民和无数耗水型企业。对依靠中国提供服装、食物、电子产品和诸多其他产品的全球企业而言,该政策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中国北方部分省份的人均淡水量甚至比中东干旱沙漠国家还少。中国所有产业中,制衣和电子产品制造等高耗水型行业占水资源消耗的1/4,预计比例会在2030年前上升至1/3。中国水问题专家西蒙·斯普纳说:“毫无疑问,没有更多水供应,那些位于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城市会受到严重影响。”
中国政府或许只能通过牺牲农业来保证工业用水,而牺牲农业会带来严重后果。斯普纳表示,通过南水北调,中国政府可以避免作出这种选择。
南水北调的第一阶段将水资源引向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但这些水在抵达天津时就已基本上无法利用了,因为调水沿线会经过污染区,水中携带了大量污染物和沉积物。这加深了人们对现阶段通过另一条相对没那么多污染的路线,向北京及周边地区调水项目的忧虑。
同时,向北方大量调水会损及水资源调出地区的发展。中央的官员也表达了类似忧虑,表示调水不是长久之计,还需依靠海水淡化和雨水收集来解决问题。中欧环境治理项目专家理查德·哈德曼表示:“将被调出的水量大体与水资源缺口相当,所以会解决一些问题。但最根本的结论在于,中国急需更好的水资源管理。”
南水北调这项预计耗资万亿的宏大工程,自动工12年来进展一直不顺。因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移民安置问题导致项目多次延期,成本大大超出计划。污染问题也使设计者最初预想的“一江清水向北流”变得难以实现。
最早引发“南水北调”构想的是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的“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此后,水利部门经过几十年研究,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中国西北地区,分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图为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山东线正式开工建设。辛名/CFP
2002年12月27日,中国号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项目东线在江苏和山东拉开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序幕。东线被认为是施工条件最好的一条线路,主要利用现有河道作为输水线路,然后用沿途各大湖泊蓄水,一级一级往北送。图为随着一声巨响,南水北调山东段正式开工建设。辛名/CFP
据《南风窗》2007年8月报道,东线源头苏北的水质差,为打造“清水廊道”,不得不配套截污导流工程。而东线途经苏北和鲁西南的湖泊污染严重,一江污水向北流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面临的主要威胁。东线建设转变成中国东部地区河湖污染治理问题。图为2011年9月14日,江苏宜兴,太湖受到污染。AFP PHOTO / MARK RALSTON
这些治污工程耗费巨大,治污投入140多亿,直追建设本身的费用。更重要的,中国水污染治理的行政体制不顺畅,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的利益难以协调,治污遭遇困境。原计划开工5年建成通水的东线工程直至2013年12月8日才正式通水。图为2009年1月10日,江苏省淮安市,几条清淤船在运河上作业。贺敬华/东方IC
中线也同样面临水质污染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前,汉江上游的水质污染严重。很长一段时间里,环保部门对丹江口水库水质的评价结果都是四类,即污染水。图为2003年9月25日,丹江口水库水面上漂浮着垃圾。邱厚强/CFP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