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金秋,新入职的大学生陆续拿到了第一份薪水。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新就业大学生的月薪为什么相对越来越低?大学生对初入职月薪不高持何种心态?
日常开支用掉全部工资
●参加工作后仍然要靠父母资助,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北京 财经专业毕业生吴迪
“刚毕业工资低可以理解,但是入不敷出确实有些尴尬。”24岁的吴迪今年6月毕业于北京一所财经类院校,随后到北京国贸地区的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在金融行业找到“铁饭碗”的他,一度成为同学羡慕的对象。
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吴迪感觉被泼了一盆冷水。按照公司规定,刚参加工作的应届毕业生需要经过半年实习期才能转正,这段时间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都只能拿到60%,再扣掉“五险一金”,实际拿到手的工资不到3500元。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吴迪说,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住在宿舍、吃在餐厅,每个月的花销不大。可一旦参加工作、步入社会,租房、吃饭样样都不少花钱,用“花钱如流水”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由于单位附近房租高,为了节省租金,吴迪在通州区和同学合租了一套两居室。尽管如此,他每月分摊的房租也要1500元,每月水电费、上网费加起来还要近300元。此外,每月的交通费、电话费各100元,餐费1000多元。“单是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花销,就几乎用掉了我全部的工资。如果再碰到朋友结婚这些急用钱的事情,必须再向父母求援,彻底变回‘啃老族’了。”吴迪说。
近几年,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像吴迪这种“毕业后依旧啃老”的情况并不少见。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达到720多万名,而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其中,四成大学毕业生还在“啃老”。
生活负担给吴迪精神上带来一定压力。“上了十几年学,本以为工作后,可以赚钱养活自己、孝敬父母。”吴迪说,参加工作后仍然要靠父母资助,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中国就业促进协会执行副会长陈宇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仍迟滞不前。其原因在于工作所需职业技能与毕业生在校学习知识不大匹配,暂时还无法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因此拿不到高的工资。
压力没有挡住吴迪追寻梦想的脚步。吴迪觉得,在北京生活压力大,但机会也多,还是想留在北京闯一闯。“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在工作中不断地锤炼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说。
发展机会比收入更重要
●只要选准行业和公司,一时的低收入并不是太大困难。如果跟供职的公司一起成长,将来的机会更多。
——武汉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白芳
“钱虽然不多,但拿到第一份工资时的感觉还不错。”白芳是湖北一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个多月前成为武汉市一家设计公司的员工。和大多数毕业生的求职经历相仿,她也经历了一次颇为艰难的求职过程。
找工作之前,白芳从学长那里打听到,建筑专业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工资都不是太高,工作可能大多也比较辛苦,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工资会有比较可观的涨幅。“结合武汉的生活成本,我把理想月薪定为4000元。”白芳说。
7月份,武汉迎来酷暑,白芳踏上了求职之路。网上投简历、笔试、面试……试过几家公司,最终却一个录用通知都没有拿到。这时,白芳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期望薪金定高了?接下来的几次面试,她试着把自己的期望月薪说得低一点,果然就拿到了几家公司的录用通知。
几经筛选,白芳最终选择了目前供职的这家设计公司。从收入来看,这家公司并不是最高的。“有一家电话营销公司也录用了我,参加工作后每月就有4000元,比现在这份工作高将近1000元。”白芳说。
但在白芳看来,为了一时的高收入而放弃喜欢的工作并不值得。“设计公司的工作和我的专业匹配度较高,专业知识可以得到更好发挥,经验积累得也更快。”她说,更重要的是,相比每天给陌生人打电话,性格内向的自己更喜欢和熟悉的“电脑软件”打交道。
白芳觉得,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收入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将来的发展机会。只要选准行业和公司,一时的低收入并不是太大困难。如果可以和供职的公司一起成长,将来的机会反而更多。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期望待遇跌至近4年最低点,期望月薪平均3680元。
“过高的期望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合理的期望反而会降低压力。”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熊汉忠说。
“我现在每月工资2200元,基本生活可以保障。”白芳说,和很多同学相比,能先稳定下来已经很不错,“把目前的工作做好,有了经验以后,就不愁没有高工资。”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