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底,孔丹摄于北京。摄影/林舒
文革中上山下乡时,孔丹(左2)与伙伴们在地头吃饭的场景。图/受访者提供
少年时代的孔丹。图/受访者提供
“红二代”“高干子弟”“西纠司令”“中信集团董事长”…
这一个个标签聚集了当代中国种种令人关注的元素。
六十多年人生岁月伴随着共和国的一个甲子,
孔丹几乎在每一个时期都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
谈及自己的际遇,
孔丹屡屡提到一个词“裹挟”:
“我这个人一生所经历的事多半是被裹挟进去的。”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王全宝
孔丹的舆论场
5月30日晚,中信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孔丹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发表演讲。不到一个月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刚刚来到这里考察并和师生座谈。习近平在谈到青年价值取向养成时说,“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孔丹的演讲就从习近平的“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论述开始,结合着自己的大半生和共和国的六十年,阐述自己的家国情怀。
屏幕上一直在循环播放着孔丹一家人各个时期的照片,最后一张图片定格在65岁生日,时任国务委员马凯送给他的一首诗:
半生长卷已斑斓,更有殊才上笔端。
最是较真终不改,难得本色任天然。
“我觉得,这首诗写得很符合我的个性和经历,只是,可能有些溢美之处。”孔丹说。
去年10月,在两位老友王岐山、马凯的不断催促之下,孔丹完成了自己的口述史,并在香港出版。孔丹将马凯赠诗的最后一句选为书名——《难得本色任天然》。孔丹在北大演讲的内容也和这本书相似,主题都是围绕着文革中的家国记忆。
习近平在北大讲话中曾经提到,“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孔丹对此印象深刻,他还特别留意了“际遇”和“机缘”的区别,厘清这两个词的含义。
“际遇就是一个人的遭遇和时运。机缘源于佛家用语,指的是因缘。”孔丹认为,自己18岁入党就是一场机缘,而文革中自己和家人的种种经历则是际遇,“其中一些事情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谈到自己的际遇,孔丹多次提到一个词:裹挟。“我这个人一生所经历的事多半是被裹挟进去的,是被动参与。”
“孔秦之争”
孔丹行事非常低调,任职三十年间几乎从未接受媒体采访,因此还曾被舆论称为“中信最神秘的领导人”。2010年从中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他更是从媒体的聚光灯中彻底隐退。殊不知,从去年开始,孔丹却陷入了一场舆论漩涡中。
这件事情源起于2012年北京四中部分校友的一次聚会。在这次聚会上发生了一场争论,经演绎传播后成为了“秦孔骂架”,在网络上四处流传,尤其是被香港媒体广泛报道。
在媒体报道中,一位“普世同志”与“官员同志”就价值观展开了激烈论争。“普世同志”被指是原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官员同志”则被指是孔丹。
他们两人是北京四中的同学,都是高干子弟,都是当年为数不多的中学生党员。在文革初期,北京四中成立了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简称“西纠”。孔丹任西纠总部司令,秦晓则是西纠总部宣传部长。两人都曾在文革中上山下乡,后来也都在体制内的大型金融投资类国企任职高管。
“我们从小就是铁哥们。”孔丹说。
际遇类似,机缘却各异,由此迸发的思想火花也大相径庭,乃至南辕北辙。
2010年,时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的秦晓在清华大学作过一场演讲。秦晓说,“我们所讲的社会转型不是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建设’‘国强民富’‘大国崛起’,而是现代性社会的构建。现代性社会是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它的主要标志是以‘启蒙价值’,即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价值支撑的,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为制度框架的民族国家。”
他还批评了“中国模式论”,并希望“清华学子能秉承普世价值,担当起开创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历史重任”。
孔丹对《中国新闻周刊》坦言,秦晓提出的“普世价值论”,是两人政见不合的原因所在。“他曾去英国剑桥大学读经济学博士,所以完全接受了西方的价值理论。我认为,无论做什么,都不要忽视中国的现实问题,都要结合中国国情实际。”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