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月,邓颖超同李鹏在中南海见面。
这个初夏,86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常委、国务院前总理李鹏给我们带来了他的又一本新书。
新书《李鹏回忆录(1928-1983)》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版权页上注明的出版时间为2014年7月。
李鹏亲自撰写的这部自传体书籍,时间跨度从1928年至1983年,共55年。全书共16章,48万余字,收入了130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在书中,李鹏除了大篇幅回忆和妻子朱琳相识、相知并共同抚育小鹏、小琳和小勇三个孩子的家庭生活,也记叙了自己和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颖超、李富春等革命元勋交往的经历。
李鹏于1928年10月20日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
他的父亲李硕勋曾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省委军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省委代理书记。他的母亲赵君陶,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周恩来留法同学赵世炎的妹妹。李鹏的三姨赵世兰则是党内有名望的老大姐之一,连邓颖超、蔡畅等人都称她为“大姐”。
不幸的是,1931年9月,李硕勋在李鹏3岁的时候就为革命牺牲了。
《李鹏回忆录(1928-1983)》一书中,他回忆了与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陈云等革命先辈交往的故事。
这本书只写到了1983年。李鹏在回忆录的前言里写道:“我还准备继续完成1983年至今的回忆录,包括在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的20年和离休之后的生活。”
“这一写作任务会更加繁重,我当尽力而为。”李鹏说。
邓颖超称李鹏“兰兰”
1939年,李鹏在成都附近的温江县上小学。当年6月初的一天,他突然接到从成都西御西街传来的消息:“家里来人了,你赶快回家吧。”李鹏明白,“家里”就是指党组织派人来了。于是,他就叫了一辆人力车,赶忙前往成都。那时候,他还不满11岁。
到了成都的家以后,李鹏推开门进去,只见堂屋里坐满了人,有些人他认识,有些不认识。有一位和李鹏母亲年龄相仿的中年妇女正在讲话,她就是李鹏一直向往相见的邓颖超。
看到李鹏进来后,邓颖超停下来,走到他身边,很亲热地和他拥抱在一起。她直呼李鹏的小名:“兰兰,你都长这么高了。”
李鹏为什么会有一个像女孩名字的小名呢?这与李鹏的三姨赵世兰有关。赵世兰终生未嫁,她和李鹏的母亲赵君陶姐妹间志同道合、感情最深。李鹏的母亲曾向她的姐姐承诺:我将来无论生男生女,为了永不忘怀我们姐妹之情,都取名“兰兰”。所以,赵世兰的老战友如邓颖超、蔡畅对李鹏都称“兰兰”。
邓颖超看到李鹏当天头部包扎着白纱布,惊讶地问道:“你头上怎么受伤了?”原来,就在不久前,日本战机对成都进行了一轮轰炸,李鹏所在的温江离成都很近,巨大的爆炸声惊动了那里的师生。晚上入睡后,李鹏做起了噩梦,梦到日本战机又来轰炸了,大家急忙起来疏散。这时候,他下意识不停地在床上翻滚,一不小心,从上铺掉到了对面床下铺上,后脑勺正好碰在床沿上,碰了一个大口子,流血不止。事后,校医给他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和治疗。
听完李鹏简单说了受伤经过,邓颖超愤愤地说:“日本人真是太可恶了。”然后,她让李鹏在一旁坐下来,说等她们开完会,有话跟李鹏说。当时,邓颖超她们开的是川康特委妇委扩大会议。
散会后,邓颖超和赵世兰商量说:“现在大家都在忙于搞抗日救亡运动,兰兰受伤了,他在这里生活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君陶现在正在重庆第三保育院工作,我还是把他带到那里去养伤。”赵世兰听后也同意这样做。
这样,李鹏就跟随邓颖超由成都赶赴重庆。
到了重庆,邓颖超带李鹏住进了曾家岩周公馆。这是周恩来以个人名义租赁的房子,作为中共南方局在重庆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因此称为“周公馆”。
当时,周恩来已经到延安去了,所以邓颖超就把李鹏安置在她的房间里,和她一起吃,一起住。邓颖超还为李鹏请了医生,给他做了检查,换了药,李鹏的伤口逐渐愈合了。
过了一个星期,邓颖超对李鹏说:“你母亲已经到了重庆,现在阳翰笙同志家里。”于是,李鹏被送到阳翰笙家里,见到了阔别半年的母亲。
随后,出于安全考虑,李鹏又被送到了著名教育家、革命老前辈吴玉章的休养处北碚北温泉。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到水力发电。
给李鹏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吴玉章的儿子吴震寰,他是从法国留学回来的,搞水电工程的。李鹏和吴震寰住在一起,他给李鹏讲了很多关于水力发电的知识,李鹏听起来很新鲜,也非常感兴趣。“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水力发电,没想到后来竟成为我终生倾注的专业。”多年以后,李鹏回忆。
“周伯伯”问李鹏:“你还驼背吗?”
1940年秋,李鹏第一次见到了在重庆工作的周恩来。
当时,李鹏正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办的育才学校学习。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要他赶赴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准备去延安。李鹏到北碚和他母亲赵君陶汇合后,一起坐公交车前往重庆。
他们先到了曾家岩周公馆。这次,他第一次见到了“周伯伯”。李鹏等烈士子弟都亲切地称呼周恩来、邓颖超为“周伯伯”、“邓妈妈”。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