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中法两国作为彼此阵营的“异类”宣布建交。50年间,法国向中国投入大量援助,中国也回报法国以政治支持。两个文化大国以革命、熊猫、客机、红酒和奢侈品诠释着彼此的友谊。编辑/戈昊怡
1950年1月到3月,中国与北欧诸国以及瑞士建交。由于中国政府支持胡志明的越南独立运动,法国政府因此拒绝承认中国。朝鲜战争爆发后,法军加入联合国军与中朝军队作战。图为朝鲜战争中正在冰雪中前进的法军。
1954年6月19日,法国总理孟戴斯·弗朗斯总理曾到瑞士伯尔尼中国大使馆会见周恩来,这是中法两国总理首次会晤。1963年8月19日,法国驻瑞士大使馆给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打电话,说法国前总理富尔希望于20日会见中国驻瑞士大使李清泉,随后富尔奉法国总统戴高乐之命与中国进行建交谈判。图为图为1954年7月,瑞士日内瓦,法国总理弗朗斯与周恩来握手。
1964年1月27日,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法同时发布联合公报,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商定在3个月内任命大使。”随后台湾与法国“断交”。图为1964年6月6日,中国驻法国首任特命全权大使黄镇(左)在法国巴黎总统府爱丽舍宫向法国总统戴高乐(中)递交国书。
中法建交之前,戴高乐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将北约从法国全部赶走,中国也同苏联和华约阵营关系紧张。作为东西方阵营的两大“异类”,中法两国建交对于彼此的好处显而易见。图为1965年8月3日,北京,毛泽东、刘少奇会见戴高乐总统特使、国务部长马尔罗。马尔罗年轻时代曾撰有小说《人类的命运》,书中的主角均是“四一二”政变前后的共产党人。
1966年,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而此时法国也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困境。法国学生对于高等教育体制不满的情绪终于在1968年爆发。在被称为“五月风暴”的法国社会革命中,诸多共产主义领袖都被作为法国学生视为“精神领袖”,陌生遥远的中国掀起文化革命的毛泽东更是如此。图为1968年5月1日,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毛泽东像被挂在学生集会场所的大门外。
1968年5月2日,法国教育部决定关闭各大学,巴黎索邦大学则于5月3日被警察封锁并且关闭。图为索邦大学被关闭后,法国学生持毛泽东像和列宁像抗议。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