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京城减负需从源头下手。政治资源难搬迁,搬动央企等经济资源亦非易事。期待新规划,河北廊坊、保定等城市已摩拳擦掌。但它们仍可能“白忙一场”。
在一片中小城市即将崩盘的论调当中,河北保定的房价在3月份环比飙涨了10%,即使是在“政治副中心”的传言只传了几个小时之后,就被官方迅速否认的情况下。而同一数据来源“百城指数”的统计显示,在过去的2月份,保定的房价环比下降了0.68%。
一个被否定的传言,与一个被肯定的即将推出的规划,再次搅动了围绕在庞大的“帝都”边上的星星点点的城市。
在保定“政治副中心”的传言被否认的同时,北京市规划委主任黄艳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肯定了另一个消息:新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即将推出,并且不再只是北京的规划,而升级成为了京津冀区域性的规划。
黄艳透露,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自2004年实施至今已有十年,这其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下一步要把非首都核心职能的产业尽可能疏解到周边城市。黄艳表示,北京周边城市分为直辖市、大体量城市、节点城市三个级别,建成具有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群”,功能相互衔接、匹配、分担。
黄艳的这个表态距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仅一个月时间。2月26日,习近平在座谈会上用数个排比句强调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并将其定义为“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中学地理课本上,学生们会学习“沪宁杭、珠三角、京津唐”等城市带。但与长三角与珠三角已经形成稳定的城市群不同,围绕北京的功能相互衔接、匹配、分担的 “城市群”,仍只停留在规划中。保定、廊坊、承德、唐山……这些城市放在其他区域,人口规模上都不算小,但因为生在太过亮眼的首都旁边,就像被黑洞吸走能量一样,遭遇了“灯下黑”的状况。
过去的数十年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时常有将它们与北京联系起来的有关传言、规划,但最终的结果,总是推波助澜一波房价罢了。城市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更明确的定位。
这一次,升级的“京津冀区域性规划”,可以例外吗?
至少,当“政治副中心”的传言被否定时,很多人对此抱的希望就大打折扣了。“政治等职能分解可能会比较麻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系副教授张敏对腾讯财经说。
而政治资源集中,一直被认为是北京人口急剧膨胀,无法由周边城市有效分解压力的原因所在。但新的规划箭在弦上,又有中央的会议精神定调,北京和保定们必须一起,再次尝试。
“计划赶不上变化”
资料显示,北京历史上有过6次《城市总体规划》的大调整。最近的一次是在2004年。彼时,北京市正在实施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
很显然,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这份时间节点设在2010年的规划,提前6年就宣告作废。据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介绍,这份规划“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
2004 年,北京市调整上述城市总体规划,并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这次规划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 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其中户籍人口1350万人左右,居住半年以上外来人口将占到450万人左右。
在上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10年后的北京,1800万人口规模早已被突破。截止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2069.3万人,而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交通压力、环境压力和生活成本压力剧增,“城市病”日益突出,“逃离北京”的口号开始流行。
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在年初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北京人口增长依然处于上升通道。”
计划再次赶不上变化,但应对的办法仍然是出台新的“计划”(规划)。
今年两会期间,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黄艳就对媒体表示,“京津冀区域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北京面临的人口集聚、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需要依靠更大区域的整体均衡、协调发展来解决。”她说,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解决北京自身存在的问题,都亟须加快区域合作步伐,完善合作发展协调机制。
据其透露,本次城市规划调整与过去相比,最大的变化即由对北京市域的规划变成京津冀区域性的规划,还会把包括城乡接合部在内的农村地区全部统筹考虑,变成“城乡规划”。
这一次,“帝都”不再自己埋头规划,而是带着小兄弟们一起来统筹发展了。但它们面临的选择仍然首先是:北京可以把什么样的功能,移交给小兄弟们来承担?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