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华
[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青岛开往潍坊的动车组。我放下手中的报纸,起身找洗手间。从车厢这头走去那头,又从那头走回这头。无意中有个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注视手机。为了确认这一发现,我又从这头走去那头,复从那头走回这头。没有人注视我——哪怕我头顶突然冒出一只枝形角——任凭我居高临下地注视两侧的他们和她们。我得以顺利确认,除了一对头碰头的现实性恋人和一位歪着打盹的虚拟性失恋者,其余所有人都在看手机。目不斜视,全神贯注,饿虎扑食一般,比课堂上学生看课文不知专注多少倍。由于太专注了,感动之余,我倏然产生了一种近乎惊惧的孤独感,或近乎孤独的惊惧感。
无独有偶,前天在上海大学,一位刚从美国回来的英语老师告诉我,在美国,无论地铁还是高铁,满车厢乘客大多看书,很少有人看手机。可你瞧瞧咱们这边,有几个人看书,有谁看书,看书的都快成“奇葩”了。我半装糊涂地问道,在手机上不也能看书吗?“我敢保证,用手机看书的,不可能超过百分之十五。再说,看什么?看《二十四史》还是看《纯粹理性批判》?看你译的村上春树倒有可能。”得,得,引火烧身。我借故打住,落荒而逃。
附带说一句,查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1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得知2012年度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16.52分钟。这同上面这位英语老师说的15%固然不是同一比例,但可同样看出手机阅读绝非主流这一基本事实。也对,手机的主要功能并非阅读。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