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李岚清在作品展开幕式上讲话
图:李岚清自七十一岁起开始学习篆刻,他笑称这是他“经营的副业” /资料图片
图:红线女画像
小平同志有各种各样的印章,但独缺这两方印,就由我这位当‘处长’的给这位当‘部长’的来刻吧,我想如果我不刻,没有哪个篆刻家敢给他刻的。”李岚清说。
退休后偏爱在艺术领域怡情养性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岚清,19日在广州展出其新近创作的128幅素描作品。这些作品以传统的诗、书、画、印一体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声望夙著的中国近现代文艺大师们的神韵。李岚清表示,自己因“一时冲动”而爱上素描创作,希望以此传达对文化的思考、对文艺的热爱,寄託对20世纪文艺大师们的敬仰和缅怀,并希望今后中国还能继续涌现更多大师,让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
此次展出的李岚清素描艺术作品,刻画了中国近现代128位已故文化艺术大师,当中既包括书画家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作家鲁迅、老舍、巴金,也包括音乐家聂耳、马思聪和戏剧家梅兰芳等,还包括辞世不久的粤剧大师红线女和缔造香港影视文化传奇的邵逸夫。
素描+毛笔+宣纸别具匠心
作品以“素描+毛笔+宣纸”的形式呈现,别具匠心。每幅素描人物画像旁,是创作者专门为他们撰写或编集的诗句,如为漫画家华君武所写的是“华老笔下群丑显,走过坟场壮胆吹。地狱赌局三缺一,只等鬼役架你来。”为相声大师侯宝林写的是“君让关公战秦琼,言语不通挨打头。酒鬼吹牛攀光柱,夜行违规落阴沟。”每幅作品上还有专门为大师们篆刻的朱红印章,如齐白石的“独此一格”、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创作者将其眼中各位艺术大师的名作、性格、经历,都凝聚在小小的印章中,与大师素描画像相映成趣。
李岚清并与来宾分享创作灵感和体会。他笑说,自己之所以走上素描创作之路,皆因“一时冲动”。“我们音乐文化中有些令人遗憾的地方─那些好听的、净化心灵的歌曲,大家都知道是谁唱的,却不知道作曲家是谁。”而恰恰就是他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不为名不为利,创作出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所以我不服气,一定要画下他们!我就是怀这样的冲动,为他们作画、治印、写诗的。”后来国家大剧院想将这些作品展出,“我想了想,在国家大剧院展出,不能只展示音乐家。”于是他又开始画了戏剧家、文学家、书法家、篆刻家、画家和京剧表演艺术家等。
篆刻瘾未戒素描“又上瘾”
李岚清笑称,本来一开始是因为年事已高,不太能承受高强度高密度的篆刻创作,想用画画来戒一戒篆刻的“瘾”,没想到篆刻的“瘾”没戒掉,素描“又上瘾了,一发不可收拾”。
至于功底和技法,他谦称自己属业余水平。“少年时代我爱看小人书,很崇拜书中的名人和英雄人物,喜欢把他们描下来。就是这么一个基础。”但他表示,大师已去,精神永存,自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创作,表达对艺术大家们的缅怀和景仰,也提醒世人不要淡忘那些为中国艺术的辉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希望中国今后还能继续层出不穷地涌现像他们这样的大师,让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让更多中国人追随他们的脚步,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中国梦。
开幕式上,李岚清将新近创作的《就叫特区》书法作品赠送给广东省委,又将17幅表现林风眠、关山月等素描作品赠送给广东有关文化艺术机构,还将一幅关于邵逸夫先生的素描作品赠送给香港邵逸夫基金会,由中联办接收并转交。
自2003年卸任之后,李岚清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大多无关政治只论艺术。这位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位时主管经贸、财税、教育、文化和科技的副总理,对音乐、书画等艺术领域狂热,篆刻亦是他的一大爱好。
据说他自71岁起开始学习篆刻,他笑称这是他“经营的副业”,每天“听”《新闻联播》的时间,也是他的篆刻时间。“电视里的许多同志我都认识,不用看我也听得出谁在讲话。另外我边听边练篆刻,可以手脑并用,对健脑是有好处的。”李岚清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