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1987年,李君旭(左)在照片背后写道:在《浙江青年报》(《青年时报》前身)工作,和团省委工作人员的合影。
图片摄于1972年2月。
生病多年的李君旭。
时报讯 1976年,周恩来总理去世后,一篇长达千字的所谓“总理遗言”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文章矛头直指“四人帮”,引起巨大的政治风波。昨天清晨,遗言的真实作者李君旭先生溘然长逝,却来不及留下一句遗言。
在他的家人看来,李君旭不好出风头,引起轩然大波的“总理遗言”案却让他的人生走得艰难,“他一直很坚强,不对命运低头。”在侄子李长岭眼中,李君旭是一个男子汉。
追悼会将于2月16日上午10时10分在杭州殡仪馆2号厅举行。
大哥眼中独立的小弟
1953年出生的李君旭是家里的老小,父母都是医生,四兄妹中数他最聪明。母亲带他去西湖玩时,教的西湖诗词都能很快地背下来。“外祖父是旧式的书生,母亲在文学方面积累很深,对他的影响很大。”大哥李君达觉得小弟的文学素养从小就显露出来了。
父亲是当时有名的血吸虫病医生,曾受世界卫生组织选拔赴美国学习,当新中国即将成立时,在联合国工作的他坚决要求回国,这种爱国的情怀也从小影响着李君旭。
李君旭成长在那个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父母传给他的挥斥方遒的书生性情和爱国情怀让他一直维持着内心的独立思想。1966年“文革”开始了,李君旭父亲被打倒后关在牛棚,母亲沦落洗碗还要挨批斗,出身不好的李君旭对“文革”有着自己的思考。
当时各个造反派喜欢油印小报发表观点,刚小学毕业的他也学会了油印技术,有模有样地“发行”自己的小报。
“自己写文章针对造反派的错误言论发表看法,印成A4纸大小的小报,叫做《小辣椒》,虽然文笔幼稚,但也敢跑到街上发。”读大学的大哥知道后并不阻止,还挺欣赏小弟的认识,只是希望被欺负时他能机灵地逃走。
“李君旭是个正直、有是非观的人。”李君达看着李君旭长大,在他看来,能“代言”总理遗言正源于李君旭骨子里的正义感,并且获得了周围人的支持和赞赏。
1975年,李君旭开始在杭州汽轮机厂当学徒,一年后当他因为伪造“总理遗言”案被突然带走时,他的师傅冒着犯政治错误的风险,连夜骑车悄悄地来到李家告知,“当时整个厂都被要求不得透露任何消息,师傅还是来告诉我们,可见师徒情分之深。”
1977年春天,受牵连被带走的父亲和友人陆续回家,直到10月份,李君旭才戴着“有严重政治错误”的帽子回到汽轮机厂。“工厂的领导和同事并不太在意,李君旭就带着政治错误入了党,后来还当了厂团委书记。”
小伙伴眼中的有才帅哥
李君旭儿时有好几个小伙伴,其中一个很要好的伙伴是邻居家的袁中伟。袁中伟在得知李君旭去世的事情后说:“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觉得有些突然,也难过。”
曾经袁中伟家和李君旭家就住在对面,据袁中伟的妹妹袁敏回忆,当时站在自己家的晒台上就可以看见李君旭家的阳台,李君旭也经常到她家玩耍,“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袁敏说。
她和李君旭既是邻居又是小学同班同学,袁敏说:“他小时候就很擅长写作文,作文写得特别好,人也长得帅。”
长得帅又有才的李君旭特别受女孩子喜欢,袁敏回忆到,在杭州汽轮机厂工作时,就有很多女孩子喜欢他,其中有一个女孩子长得漂亮,家境又好,还因为喜欢李君旭好长时间都没有结婚。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