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离世1年又8个月后,骨灰被安葬在江西共青城。“这是李大姐向中央提出的,并非胡耀邦遗愿。”
核心提示:胡耀邦离世1年又8个月后,骨灰被安葬在江西共青城。“这是李大姐向中央提出的,并非胡耀邦遗愿。”
本文摘自:《环球人物》2013年12月26日总第237期,作者:许妍,原题为《陈利明,20年写就胡耀邦传》
胡耀邦去世已24年,国内关于他的第一本完整传记终于面世。
11月29日,《从红小鬼到总书记——胡耀邦》(以下简称《胡耀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本传记详尽地描述了胡耀邦的一生,由“红小鬼苏区立功”、“延安年华堪回首”、“勇闯禁区”、“执掌共青团中央”、“整顿中国社科院”、“担任中央总书记”、“组织领导平反昭雪冤假错案”、“推进改革开放”几个大板块组成,共60余万字。作者陈利明为这本书花费了20多年的心血。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湖南人讲普通话。”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陈利明显得很开心,一上来就以自己的口音开玩笑,爽朗的笑声中气十足。76岁的他至今乡音未改,说着一口浓重的湖南话。
专程采访胡耀邦夫人
陈利明是土生土长的湖南株洲人。半个多世纪前,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参加在株洲召开的中南5省(两广、两湖和江西)共青团书记会议,陈利明作为学生干部,有幸在现场听到了胡耀邦的讲话。“耀邦同志讲话不用讲稿,出口成章,幽默风趣,接连讲了3个多小时,观众不断地报以雷鸣般的掌声。”陈利明回忆道。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关注胡耀邦。
1983年,陈利明调入株洲市委筹备党史办并任副主任,写人物传记成为他的本职工作之一。写胡耀邦传的想法,在这个时候便产生了。1988年2月,他开始着手采访。为了详尽地掌握材料,他采访了胡耀邦的战友、同事、下属、亲属不下百人次。
历次采访中,陈利明“打搅”最多的就是胡耀邦的夫人李昭,他口中的“李大姐”。“第一次采访李大姐是在胡耀邦去世后不久,我专程去了一趟北京。”当时李昭住在紧连中南海的一栋僻静四合院里,那是胡耀邦一家自1984年起就居住的地方。在陈利明的印象中,那里“庭院深深,花草散发出淡淡的芳香。客厅陈设简朴,正面墙上挂着面部慈祥、表情深沉凝重的胡耀邦遗像,两旁排列有致的书架里井然有序地放着各类书籍”。陈利明至今记得作为湖南老乡,李昭对他说的第一句话:“你从家乡来,劳累奔波采访,辛苦了!欢迎到我家作客。”听着亲切的乡音,陈利明的拘束感消失了,心情一下子轻松起来。
就在那次访谈中,李昭向陈利明讲了她与胡耀邦的恋爱、婚姻和家庭。最让陈利明感动的是胡家次子的故事。“1945年,胡耀邦调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将离开陕北,赴前线参加战斗。李大姐态度坚决,要求同往。但当时她已经怀了第二个孩子,为此不惜想做人工流产。夫妻俩再三商量,最后决定将孩子生下来,交给别人抚养。出生后,是个男孩。李大姐托在中央党校学习时的一个同学,找到南区合作社副主任刘世昌。他只有一个女儿,正好想要个男孩,于是,欣然答应收养。胡耀邦对刘世昌说:‘从现在起,这就是老区人民和刘家的孩子了,一定要姓刘,名字也由你取。’刘世昌沉思片刻,说:‘就叫刘胡吧。’胡耀邦拍着刘世昌的肩膀,笑着说:‘那好,不过胡字要加三点水,湖水的湖。’战火纷飞的年代,刘湖就在陕北黄土地上长大。13年后才被送回北京,但依然没有改姓。从此,胡耀邦一家就有三个姓。”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