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世界 -----中国精神病院扫描
一个人们熟悉而又倍感神秘、惶恐的场所,躁狂、妄想、歇斯底里与抑郁——人们所害怕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都可以在那里找到。
在那里,他们得到治愈,或面对死亡。
2013年11月17日,当我第二次来到浙江境内的一处精神病院活动室。32岁的患者张辉(化名)见到我时,眼睛突然亮了一下,眼神清净,没有一丝抵触,甚至嘴角露出笑意。我将手中的相机收在包内,与他相对而坐。活动室在四楼,面积约70平方米,两面的窗户紧闭,每个窗户都加了把铁链锁,近40名男性患者分散在各个位置,有的不停绕圈,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打牌,有的就将脸部贴窗户上一动不动,有的则趴在桌上睡觉。
张辉这次与我聊了20分钟,意犹未尽,医生叫号用药,打断了我们的交流。张辉这次的话语让我吃惊,极富哲理,又那么打动人,他说,人类最好的朋友只有两个,一是大自然,二是艺术,为了佐证他的观点,他举出李白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又语出惊人,两种环境最能造就人,一是战争,二是监狱,他说精神病院相当于监狱。张辉说,他只上完高中,但看了200多本书.2003年2月19日被人送进医院,至今已过十整年了,十年间,他思考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当下,他如能出院,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孝养父母,他说“子欲孝而亲不待“是最可悲的。
聊天期间,不时有患者前来找我要烟抽,我只能说抱歉,我不抽烟。如果下次有机会再来,我一定会带上几包香烟。在医生的催促下,我离开四楼,来到三楼女性患者活动区。
在急促的碎步声中,我眼睛四处搜寻,很快找个那个年轻、亮丽的身影。患者们都叫她小慧,1988年出生,在国内某著名高等学府读博士。她的英语能力超强,见到我时落落大方,一派大家风范。她开心地讲述着曾经的辉煌,她清晰回忆过去的每一个荣光,她的眼睛洁净而明亮,嘴角上扬,仿佛进入另一个时空,享受着昔日的荣光。突然,她捂住脸颊,哽着泪说,2011年3月17日晚,她发现自己男友与最好闰蜜躺在一张床上,她瞬间感觉天塌下,没人可以信任,整天精神恍惚,身心被掏空。她十分配合治疗,盼望早日出院,重新回到校园。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在2009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而且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患者人数成增长态势。
也就是说,每13个人中,就有1个是精神疾障碍者,不到100个人中,就有1个是重性精神病患者。
这个群体已经庞大到无法用界限来划分,也容不得任何抗拒与疏离,他们融合在无数的家庭和人际关系网中,与“正常人”血脉相连、肌肤相亲。
由于缺乏对精神疾病的了解,很多病人不知或不愿求医,病情往往加重。大量重症患者需终生与药物为伴,他们长期失业,耗光了积蓄,变成家属的负担。
比经济负担更沉重的是,重性精神病患者在对抗病魔的同时,还要忍受药物副作用,并随时面临并发症的困扰。
由于长期服药,很多重性病患者目光呆滞、表情怪异、动作缓慢,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如影随形。他们陷入了恶性循环:遭遇越来越凶猛的病魔,越来越严重的歧视。
于是,15%以上的人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己漫无边界的痛苦和悲伤,成为构成我国自杀人群总数的大部分,或者,任由百病袭击、突发死亡。
“这一人群的平均寿命少了20年。”
精神病人,一个被忽略的群体,我国现有1亿多各类精神障碍者。精神病院神秘又令人惶恐,患者们在这里接受治疗,享受宁静的生活,这里是他们最后的救赎之地。
这是一家康复医院住院部,有各类精神病患者400多人。秋意渐浓的季节,梧桐已黄,几名患者贴着窗玻璃打量窗外的一切。目前中国,仅有不足20%的精神病患者能接受有效的治疗。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这里的患者们情绪稳定,聚在一处打牌如同常人,而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玩争上游、贴胡子,打发时光。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