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毛泽东。
“挥泪斩马谡”是我国历史上三国时代的一个著名典故。当时,西蜀诸葛亮与北魏司马懿率领两国军队进行激战,而地处甘肃省庄浪县一个叫街亭的重要据点的得失成为胜负的关键。西蜀大将马谡自告奋勇带兵去把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然有些担心,但是,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还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必须立刻回报,有事情一定要与王平商量,马谡都一一答应了。可是当马谡率领军队到了街亭以后,却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从王平的建议,而且也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扎寨的详细阵图送回诸葛亮的大本营。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军心动摇,丧失斗志,兵败如山倒,从而导致了街亭的失守。因为痛失街亭,诸葛亮还被迫铤而走险,不得不演出一场“空城计”,骗过司马懿大军的围攻,转危为安。事后,为严明军纪,诸葛亮忍痛割爱,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西蜀众将士为之肃然起敬。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流传了上千年,至今仍为人称道不已、感叹不止……
而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1000多年以后的抗日战争时期,在1937年的延安,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也不得已重演了一幕“挥泪斩马谡”,亲自批准公审枪毙了一名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就开始追随他、并勇冠三军的红军将领。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黄克功案件”。
资料图: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前给120师的干部们作报告。
黄克功少年时代就参加红军,跟随毛泽东经历了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保卫中央苏区的几次反“围剿”战役。特别是在那艰苦卓绝、无比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黄克功在四渡赤水和夺取娄山关等著名的战役中立过大功,担任过师宣传科科长和团政委。到抗日战争爆发时,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战功卓著的黄克功已经是八路军的一名旅长了。当时他年仅26岁,年轻英俊,笑起来很有感染力,再加上个人有着辉煌的经历,很是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
刘茜当时才十五六岁,身材苗条,相貌清秀,美丽动人,浑身上下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她是山西省太原市友仁中学学生,由于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向往革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刘茜来到延安,被分到抗日军政大学四队学习,队长就是黄克功,两人一见钟情,不久就开始谈恋爱,确定了恋人的关系。当时在延安,由于男女青年的比例严重失调,是18:1,因此有一条“军规”明文规定:八路军军官结婚必须具备“二五八团”条件,即年满25岁、8年党龄、团职干部。这 3个条件黄克功完全符合。而刘茜之所以选择黄克功,主要是看上了他的辉煌经历。当时在延安的女青年们,一有空就会拉着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讲战斗故事,把他们看成是传奇式的英雄,对他们怀有一种十分崇敬仰慕的心情。
但是不久,黄克功和刘茜的感情就出现了裂缝。出现这种情况,当时有人作了分析,可能是黄克功追刘茜追得太猛、抓得太紧了,也有人猜测与黄克功的某些不良生活习惯,譬如不刷牙漱口有关。这件事,对于一个酷爱卫生的女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屡说屡不见效果是令人恼火的。至于黄克功平时爱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老子当年如何、如何”之类的,也引起了刘茜的强烈反感。总之,由于黄克功的骄横、自负和霸道,使得此时已调到陕北公学的刘茜终于忍受不了,给他捎去一封信,信中明确表示两人不合适,要终止恋人关系。
接到刘茜的绝情信后,心胸狭隘、脾气暴燥的黄克功认为刘茜此前一直是在玩弄他的感情,恼羞成怒,气急败坏,起了杀心。1937年10月5日的黄昏,他将心爱的白郎宁手枪装进口袋里,然后去陕北公学约刘茜到延河一处僻静的沙滩上谈话。两人面对面站立了一阵以后,黄克功便开始对刘茜断绝两人的恋爱关系进行责备。在他看来,自己在战场上身经百战从来没有失败过,哪能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爱情战役中失败。这对于充满了自信心的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不服输。他责备她,要她回心转意,甚至还出口伤人骂她。结果,此时的刘茜对他更加失望了,冷冷地望着他,不但没有一丝悔意,反而用严厉的口吻声称他们之间不存在婚约,双方都有权利去寻找所爱的人。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