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乘美式吉普车检阅部队(资料图)
今年(2011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再次提出对公务车的质疑,公务用车改革这个老问题又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等级明确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这套制度是与供给制和计划经济紧密相连的。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汽车工业的民用化,公务用车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其弊端日益凸显。
毛泽东的汽车缘
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一直没有自己的专用轿车。早在延安时期,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将两辆美国福特牌轿车送给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在研究如何使用这两辆车时,大多数人都主张给毛泽东配一辆,毛泽东知道后立即表示反对。后来,这两辆车一辆配给了指挥作战的朱老总,另一辆则配给了年岁较大的林伯渠、谢觉哉、董必武、吴玉章、徐特立等“五老”使用。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向北平迁移时,毛泽东坐的是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美式军用吉普车,并乘坐它在西苑机场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这种吉普车用今天的眼光看,会觉得非常简陋:连车门都没有,只是在该装门的地方开了一个缺口;雨刷器是手动的,有一个手摇的曲柄,边开车边用一只手摇动曲柄刮水;车身也很短,后排的空间比较局促,乘坐舒适性很差。可是,这种简陋的汽车当时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已是奢侈品了。
毛泽东进入北平后,他乘坐美式吉普车检阅部队的照片被斯大林看到,斯大林马上批示有关部门,将当时苏联制造的最先进的“吉斯110”、“吉斯115”等一批高级轿车赠送给中国领导人。所以,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几位主要领导人坐的都是苏联产的“吉斯”防弹保险轿车。
毛泽东的专车是黑色“吉斯115”,1950年毛访苏期间乘坐这辆车,回国后,斯大林把它送给了毛。“吉斯115”是“吉斯110”的防弹型。长6米、宽近 2米,车身安装8毫米厚装甲、70毫米厚防弹玻璃,能有效阻挡子弹及弹片,车底盘安装有厚重的钢板装甲,能经受地雷爆炸的冲击。车厢内还有一道可升降的中隔玻璃,与前面驾驶舱隔开,既防弹又保密。
毛泽东坐车很特别,他从来不坐别人的车,却极愿意别人来挤他的车。因此,他的“吉斯115”里经常会挤满人。赫鲁晓夫在听说了毛泽东的这一“癖好”后,欣然与刘少奇、周恩来加上秘书和保卫人员一共7个人与毛泽东挤坐在“吉斯115”里,一起到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宴。看着一大堆人与自己拥挤在“吉斯115”的车厢里,毛泽东的心情特别舒畅。
可有谁会相信,这辆高级轿车内竟然没有空调设备。毛泽东身高体胖,尤其爱出汗。一到夏天,车里如蒸笼一样,为保证安全,车窗不能随意打开,只好在车子前排与后座的间隙,放上一个盛冰块的盆子,以此调节车内温度,对这种土办法毛泽东倒是挺满意。
1966年,首批中国自产的20辆“大红旗”轿车替换了中央领导人乘坐的苏联车。由于这辆“吉斯”防弹车的安全性,在关键时刻毛泽东还是会想起它。1971年9月,毛泽东南巡时,洞悉不测,返抵北京丰台火车站后,正是这辆“吉斯”载着他一路平安地回到万寿路住所。
从坐“洋车子”到坐红旗轿车
解放后,中国长期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生产不出自己的轿车,国家领导人也就只好坐“洋车子”。比如,朱德的座驾是一辆梅赛德斯—奔驰公司1963年生产的 280S型轿车,采用140马力的2.8L六缸发动机。这款车内部宽大舒适,成为各国皇室、政府和官员的首选用车。彭德怀的座驾是一辆嘎斯69吉普车,这种车是当时世界上最为流行的越野车辆。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乘坐此车指挥抗美援朝战争。朝鲜与美国在三八线签订和平协议时,彭德怀也是乘坐这辆吉普车前往的。为纪念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回国时,将它从朝鲜经丹东运回沈阳,经过精心保养,车况极佳,保留至今。
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的市长,陈毅还是比较阔绰的,他曾有一辆奔驰600轿车,不过没坐多久便赠给“一汽”做样车,同时一起捐汽车的还有周恩来和朱德,他们捐出了各自的法国雷诺轿车和捷克“斯柯达”轿车。跟随陈毅时间比较长的是一辆伏尔加M21。此车曾大量装备前苏联部长级以上干部,中国进口数量不多。据围棋名将陈祖德的姐姐回忆:“当年陈毅市长常常派小车来接我弟弟祖德去下围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北京出版社一位朋友来上海看我,又不记得我家门牌号。他走到路口,便问陈祖德家在哪,果然有人知道,指路的人说,‘五十年代——常常有一辆小轿车停在他家楼下。’在那个年代,一辆小轿车,是足以引得满街尽知,叫人记忆犹新。”
1958 年5月5日,由一汽试制的我国第一辆“东风”牌71型小轿车,进京给毛泽东试乘。该车为流线型车身,上部银灰色、下部紫红色,6座,装有冷热风,发动机罩前上方有一银色小龙装饰,最高车速每小时128公里。毛泽东和林伯渠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后花园观看并试坐了这辆轿车。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