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厢在湘西访苗民、拉家常,另一厢在东北看粮仓、咀稻粒。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赴大江南北进行考察。11月3-5日,习近平在湖南湘西、长沙等地,深入农村、企业、高校,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11月4-6日,李克强在黑龙江同江、抚远、哈尔滨等地,查看受灾群众安置、考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情况。
南都记者据新华社公开报道统计,从二中全会至今,习近平、李克强分别进行了七次离京调研考察,足迹遍布全国12省(市、区)。从路线可以发现,两人考察所去地区既有长三角、环渤海等传统的中国经济增长极,又有湖南、甘肃等省的经济欠发达甚至贫困地区。
习李调研主题契合“新四化”
南都记者统计,习近平和李克强两人调研所涉话题也正好契合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新四化建设”,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民生话题是两人调研所涉及最多的话题。调研中,习近平称呼苗族大妈“大姐”,揭开米仓盖子察看,还走进猪圈看老人家里养的两头猪,李克强徒手扒土壤,测深松程度,登上拖拉机驾驶室,与农机手亲切交谈。有分析认为,习李考察所行,不仅体现出中央高层对民生的重视程度,也身体力行表现了高层的“群众路线”。
多项调研主题提上改革日程
历届三中全会前期的调研工作,往往暗含信号。“改革”在领导人调研中被多次强调。
7月,习近平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一定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在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考察时,了解了当地涉农产权交易尤其是土地流转交易情况。“这是有益探索”。记者从国土系统一位内部人士处获悉,农村集体土地的改革将纳入本轮土地改革。近日在湖南的考察中,习近平又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
李克强在3月当选总理后的首个记者会上就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红利,水再深也得蹚。当月,他赴地方考察的第一站就选择了江苏和上海这一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极。“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大特点,就是改革与开放相伴随,在一定程度上是开放促改革,现在看这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李克强当时表示,要以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观念和体制创新,形成开放新格局。
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兼总编辑谢春涛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层的动作已经说明了改革本身的重要性,各方对此共识都不言而喻。
关注困难群众 强调扶贫问题
“我这次到湘西来,主要是看望乡亲们,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看到一些群众生活还很艰苦,感到责任重大。”习近平本月3日在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考察时强调。十八洞村所在的武陵山片区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4日,同样在外地考察的李克强去了远在东北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抚远八岔赫哲族乡。今夏洪灾中八岔村全村198户全部受灾,150户房屋损毁严重。
贫困地区、困难群众,也是新一届领导人考察调研时关注较多之处。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分析,领导人频繁考察贫困地区,因为改善地区发展差距,最重要的还是贫困地区。地区经济的短板能否跟上,中国全面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正如习近平近日在湘西所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