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留影》1987年北京天安门等候拍照的游客 张居生 摄
经过了三个多月的工作,我们终于将《八十年代多余的底片》这个展览呈现于世。三个多月这样一个漫长的工作周期,或许,对于其他类似的影展,早已把兴奋与愿望磨灭殆尽。但是,对于我们来讲,这一过程却让我们始终沉浸在一种欣慰与享受当中。
龙影廊建立的初衷,是希望能像三十几年前所组织的摄影团体那样,为摄影人提供一个常态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专业场所。影廊成立伊始,曾与解海龙一同共过事的崔新华提议,首先搞一个类似的回顾展。而具体怎样回顾、回顾什么,需要找一些摄影家共同商议。6月1日那天,鲍昆、崔新华、贺延光、刘占坤、李建军、那日松、闻丹青、王文澜、徐勇、张左、郭广林在解海龙的召集下,齐聚“龙影廊”。从讨论影展的题目到题材直至具体细节,大家畅所欲言,群策群力;最终,把“龙影廊”未来的第一个影展定名为:《八十年代多余的底片》,内容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摄影人的面貌及作品为主。
影展主题、内容一确定,下面的事由崔新华总负责,先是找出近两百位摄影家电话号码,然后向他们一一发出邀请短信,调取作品。这是一项极其费力费神的工作,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早已跨入数码时代了,而要从那些年代久远的海量底片中,找出符合影展的作品绝非易事。所以,今天展出的影像,不仅是影展团队的努力结果,更少不了那些提供作品的摄影家们的贡献。
首先有鲍昆、贺延光、王文澜等人带头付诸行动,他们雷厉风行地将自己找出来的照片通过Email发送至“龙影廊”。从目前所输出的展览作品看,不能不说说“左爷”(张左);因三十几年一直从事暗房工作,张左有机会接触到很多摄影家的作品。为这个影展,“左爷”把以往洗印的作品样张,重新整理、扫描,为此让影展得到了大量珍贵的影像作品。
为保持这些征集来的作品其历史感及原风格,对扫描作品的后期调整,我们极其慎重。整旧如旧是尊重历史,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老影像,更是摄影行为的一种准则。
尽管老照片的处理费时费力,但在后期处理时也是一种享受。很多人都在不同媒体上看到过那些国外知名、不知名的摄影师对过往的中国所记录下的影像;布勒松、卡帕、马克·吕布、安东尼奥尼等等,观看他们记录的影像,我们内心不乏一种矛盾,因为总能感到他们居高临下的姿态,以及猎奇的心态。而从我们“土生土长”的摄影师镜头里记录的,却是一种极其贴近生活,不矫饰、不倨傲、真诚的记录。这些从胡同里走出来的摄影师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最平等的心态,记录自己最熟悉的人与事。
几乎每一件输出的作品,都会把我们带回过去的那段时光,那种回忆的欣慰感难以言语描述。而这些影像的意义,就如鲍昆在策展中所讲:“这些影像在当时被喧嚣孟浪的艺术之潮所不屑,甚至遮蔽,所以也可以称为是‘多余的底片’。但是,当历史洗去铅华,‘多余’却显示出‘必要’的价值,甚至是永恒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年轻时代,而作为摄影家,我们的年轻时代更易将形象赋予影像文本的条件。在那个变革的年代里,我们在以相机记录着那些精彩的历史同时,我们的很多行为、足迹也被一一印在了同样的历史背景之下。重温过往——曾经的激情、快乐、困苦、成就、失败等等一切的经历都成了历久弥新亲切的眷念。
就像普希金所说:“一切过去的都将变成亲切的怀念”!
从搞摄影到搞影展,对自己并非熟悉的工作孜孜以求三个多月之久,期间,回顾与瞻望并存于心中。我们不止期待以此展览献给一同走过那个时代的同龄人、同道人;我们更渴望通过这个影展结识更多的年轻人,在与晚辈的相互交流当中,使他们能看到历史的场景,了解社会的进程,同时,在交流中也能让我们的思想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淘汰!
《皇城根下论短长》1992年北京故宫东华门农贸市场 张居生 摄
《理发难》1987年 北京米市胡同市民排队等候理发 张居生 摄
《品尝洋快餐》1991年北京前门肯德基快餐店 张居生 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