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土两国元首3日共同签署了《中土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什么是战略伙伴关系?什么情况下中国会与外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又与哪些国家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呢?
55个国家和组织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
南都记者据外交部网站及新华社公布的中外联合宣言、联合声明等正式外交文件统计,截至目前,共有5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建立了正式“伙伴关系”。对此领域问题做过研究的外交学院战略与冲突管理中心主任苏浩撰文认为,伙伴关系的建成,往往是由两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在互访时,或通过发表正式的联合声明正式宣布,或通过两国领导人在正式会谈中予以确认。一个完整的伙伴关系国间的交往机制应该是:两国元首的经常性或定期会晤;两国政府首脑的经常性或定期会晤;两国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经贸部长的定期会晤;政府部门间高级官员的定期磋商;由官方组织的非政府组织间的密切联系。据悉,中国将与建交国家的关系分为:单纯建交、睦邻友好、伙伴、友好合作。其中,友好合作关系是中朝关系专用的定义。而“伙伴关系”,不论之前是什么定语,都意味着双方信任已经达到一定程度。
根据不同的定语,“伙伴关系”又分为很多类。其中,“全面”指的是合作领域,“战略”则标志着合作层次。一般的合作伙伴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外交宣示,意味着两国关系将来会朝向友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但“合作伙伴”和“全面合作伙伴”的意义主要局限于双边层面。大国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则意味着从战略高度、着眼于全球,影响本国外交整体布局的国与国关系。此外,“战略伙伴关系”还暗含着双方有深远的共同利益和相近的战略目标,彼此需要并视对方为可靠的合作对象之意。伙伴关系可以针对两国,也可以用于中国与某个国际组织。比如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关系定位是“新型伙伴关系”,与非盟、东盟的定位则均为“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达到了最高级别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是中国唯一“全面战略协作伙伴”
俄罗斯是中国唯一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这体现了中俄两国关系的独特性,表明中俄两个世界大国的关系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两国政治上高度互信,在重大战略问题上相互支持。
中美致力于建立“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
而中美关系也是特殊的双边关系。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几经波折。1997年中美联合声明表示两国“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而小布什上台后,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2002年,中国政府对中美关系的表述变为“建设性合作关系”。直到2006年,胡锦涛访美时表示,中美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更应该是建设性合作伙伴。2011年,美国回到了“伙伴”行列。当年,胡锦涛访美,联合声明中又出现了“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提法。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美双边外交场合。2010年5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提出,中美应“开创全球化时代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他提出要努力把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塑造成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三个月后,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推进互利共赢合作 发展新型大国关系》的致辞强调,中美双方应该坚定推进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努力发展让两国人民放心、让各国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国关系。
今年6月初,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时,再次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出了阐述。
中日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
1998年中国与日本曾经提出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此后,中日经历一系列外交挫折后,日本明确不被列入中国外交的“伙伴”序列。2006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时提出两国建立“战略互惠关系”,2008年胡锦涛访日,两国在联合声明中确立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