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自:成都一些公务员2012年底突然发现自己的公务员身份不翼而飞。而更多的人多年前是在领导要求下,被迫签署了由公务员转为“参公”身份的自愿申请书。这些人的公务员身份到哪去了?
有人把王倩的身份偷走了。
2012年12月的一个早晨,她发现能够证明自己公务员身份的文件,无缘无故地在人事档案里消失了。
这一天她发现,她的考核记录也已经连续三年为空白。王倩又气又急,找街道办的领导查问此事。领导答复说,你的公务员身份在2006年就没有了,你现在的身份是“待定”。
1999年10月,王倩通过公务员考试,以成都市笔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成都市武侯区金花桥街道办事处;2001年12月,成都市人事局文件载明: “经竞争上岗并考核合格,成都市人事局同意录用王倩为国家公务员。”但在这里工作13年后,王倩得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待定”身份。
在国家行政单位工作,身份既不是国家公务员,也不是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工作人员”(简称“参公”),那她到底是什么身份?她的公务员身份去哪了?
王倩按程序逐级向武侯区人社局公务员管理科、人社局局长、区委办、区政府办寻求解释,得到的回复都只有一个:这是组织决定的。
公务员身份“被征用”
2013年年初,在武侯区人事局公务员管理科,王倩在为自己莫名消失的公务员身份奔走之时,遇到了有同样遭遇的梁军。
梁军曾在部队服役十六年,在1996年转业任职成都市武侯区审计局办公室主任,2000年调入武侯区人民政府晋阳街道办事处工作至今。1997年、 1998年、1999年梁军连续三年参加过武侯区人事局的人事工作培训,并拥有公务员资格培训合格证书。但这位在政府工作了17年的老共产党员,突然也发现自己的公务员身份没有了,变成了不明身份之人。
梁军称自己向武侯区人事局领导寻求解释,对方这样回应:“根据成都市武侯区党委要求及成都市人事局文件规定,你俩的公务员身份被征用了。”
公务员身份还能被征用,梁军当时就震惊了。梁军要求人事局负责人出示相关文件规定,对方只口头答复说:“你们两人早在2006年以前就由你们各自单位按人事局转发中组部、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组通(2006)27号中央文件的精神,将你两人档案身份改成‘参公’ 了。这在2009年就叫你们填写”自愿改为参公“的申请书。原因是给你们交代清楚了的。”
这份“自愿改为参公”申请书,武侯区13个街道办事处,有三百多名公务员“被自愿”填了。一位1996年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进的公务员向南方周末记者称,在2009年9月,他们街道办书记拿着这份自愿书,挨个找他们谈话,以不填就“降职、今后不能晋升、甚至开除”等话,强迫他和街道办其他十几名公务员签字。有不少签了字的同事感觉非常屈辱,去上级部门上访了,当时武侯区其他街道办也有不少公务员上访的现象。
但在晋阳街道办事处,一切都风平浪静。那段时间有朋友问梁军,别的街道办都上访去了,你们街道办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梁军才知道“被参公”一事,当时他还跟朋友打趣,自己是部队转业过来的,不占街道办公务员编制,街道办领导一定不会让他“被参公”。
梁军没有想到,当时的晋阳街道办领导竟然直接帮他代签了“自愿改为参公”申请书。直到好多天后,当时的领导才把他和其他13名“被参公”的公务员叫过去开会,称2006年党工委按武侯区党委指示,根据成都市人社局文件要求,一些干部的身份根据文件要求,已经改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简称 “参公”),这些在2006年已经确定改为“参公”的人员,要追加补填个人自愿申请改为“参公”的申请书,并在人社局事先准备好的自愿改为“参公”的申请书上签字,梁军也在必须“自愿申请”的名单之列。
梁军回忆,这个消息一公布,许多女同事当场就哭了。王倩也称,当时书记开会说这是组织上的决定,没有任何文件公示,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同事也号啕大哭,“谁愿意自愿放弃公务员资格?但无能为力”。
梁军和王倩始终没有在自愿申请书上签字,“2006年已经偷偷把我们公务员身份改了,2009年才叫我们填自愿申请书,这是想方设法把2006年的违法违纪行为合法化。”梁军称。
“参公”背后的玄机
武侯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领导当时一再对这些人安抚称,转为参公后,他们待遇和未来发展没有任何影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2005年4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实施后,开始对公务员编制进行严格规范,不少单位分配的公务员编制很少,但需要公务员做的工作却很多,于是诞生了中国特色的参公人员的事业编制。
严格意义上讲,参公人员不是公务员,编制上也非行政编制而是事业编制,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成都一位负责人事方面的政府人士称,参公最多只是在工资待遇上参照公务员,但是政治待遇完全不一样,不能够往行政单位上调动交流,提干晋升空间相对公务员也较小些。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