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任凯晔19岁,读大一,那时的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浪子”,在天安门拍下人生中第一张数码照片。当时,数码照片在中国大陆还属于新兴事物。任凯晔还记得初次看到照片时的心情:“特别激动,心想怎么科学技术都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2013年,任凯晔已经是家乡陕西渭南一家影楼的经理,剪掉了当年的长发,拥有了详细的职业蓝图。他并没意识到天安门留影会对以后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但从那时开始,他养成了整理照片的习惯。任凯晔还清楚地记得,十年里,胶片冲洗业务全面萎缩,曾领先中国摄影市场的柯达宣布破产。“冲洗店生意不好做,影楼倒满大街都是。”
2003年4月,北京非典肆虐,学校都关了门。在家里憋坏了的中学教师夏洛在某一天选择了外出春游。在双榆树的街边广场,丈夫给夏洛拍下了这张照片。“当时人心惶惶,就戴了一个口罩,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夏洛说:“回想起来,还从来没有见过那么一个空旷宁静的北京。我们玩得特开心。”
2013年,非典十年,夏洛在双榆树的街边广场再次拍下照片。钟南山曾称,中国公共应急能力比十年前有了进步,即便非典再来,也不再会出现爆发。但夏洛坦言,生活中仍不能少了口罩:“十年前是防非典,现在是防PM2.5,尽管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2003年,刘华胜在家乡安徽蚌埠上小学,毕业时他拍下了这张全班合影(倒数第二排最右边一个为刘华胜)。刘华胜说:“当时我特胖,最大的烦恼是怕别人说我胖;更怕课间活动,同学嫌我胖不跟我玩。”
2013年,21岁的刘华胜是安徽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曾经努力减肥的他已不再是“胖子”。在虚拟社交的世界里,他也再不用经历因为体型而被玩伴嫌弃的困扰。2007年,刘华胜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2011,有了第一部智能手机;近两年,他又对iPad等电子产品产生了兴趣。他在微博上写道:“不再有人嫌我胖,但现在的我宁可对着屏幕发呆,也不愿到人多的地方去了。 ”
2003年,ViVi搬到了新家,搬进去第一天,ViVi抱着她所有的玩偶在卧室里拍下了这张照片。“那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卧室。”搬家之前,ViVi和父母三人一起住在胡同小平房里,只有十几平方米,别说自己的私密空间了,连厕所都没有。“搬新家时我就想着还得要一个带锁的柜子,最后却只得到一个带锁的抽屉。”ViVi说小时候的梦想是当画家,但上了中学后梦想就变成了“没有烦恼地生活着”。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