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接受采访
释永信
释永信
新华社北京3月5日供网易专电 “你是来找方丈的吗?”记者刚出电梯,宾馆楼层的服务员就彬彬有礼地问道。走进释永信方丈的房间,一种淡淡的禅香氤氲,香气是从茶几上的电子香炉升腾出来;床上摆着方丈的念珠。除此以外,这里和其他两会代表委员房间并无二致。
年近“知天命”的释永信方丈身着黄色僧袍,表情安详地坐在沙发上。采访围绕景区门票、寺院商业化、孤儿救助等社会话题展开,释永信间或凝视念珠、谈禅谈佛时,眼神总会流露出特别的宁静。
谈景区门票:门票收入没有用于景区保护
记者:您好,请问今年您带来了什么议案建议?
释永信:我今年提的议案之一是中国文化消费如何均等化。因为当下我国国民收入水平和文化消费品价格的差异太大,显得不成比例。以电影为例,欧美等国家的人每小时工资可以买一张电影票;相比之下,很多中国人一天的工资也买不到一张电影票。在中国,过去电影是大众的,现在变成小众的了。旅游景区也是,门票动辄几十元、几百元,对于靠工资吃饭的工薪阶层来说,普遍也是很难消费得起。
记者:少林寺的门票算贵吗?有没有考虑过也降降少林寺的门票?
释永信:少林寺的门票价格是100元。尽管相对于同类景区来说,门票已经算是便宜的。但对当地工薪阶层来说,还是很难消费得起。
算一笔账,如果一家几口子出来游少林,门票费摊上几百元,再加上过桥费、过路费……出来一趟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我曾提出,第一步是希望少林寺对信徒减免门票;对所有人全免门票则依然很难实现,毕竟那样的话,地方政府就没有积极性了。
我也希望有更多的景区、更多的文化领域,能降低门槛,真正成为大众的精神家园。毕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应只有一小部分人群能享受。
记者:为什么景区门票价格降不下来?
释永信:这里面有引导问题,地方政府和企业只算小账不算大账。再则,景区群众本来为了社会保护稀缺的自然或文化资源,牺牲了一定发展权。但由于各种原因,景区门票收入却往往被用来养人――钱多了,多养人;钱少了,少养人。又有多少门票收入是用于景区保护?多少景区的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靠的是门票收入?
谈寺院商业化: 要看获得利益的用途如何
记者:去年一家寺庙被曝出被一家企业“长期承包经营”,甚至多数“功德箱”的香火钱都被企业拿走了。对于寺院的商业化,社会上有很多诟病,您怎么看?
释永信:寺院的商业化,不是宗教界自身造成的。如果挪作于分红,或非宗教用途,就是不能被接受的了。
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寺院商业化比较普遍,甚至在北京一些保护级别很高的传统寺庙也未能幸免。铁将军把门,不给佛教界,也不回归寺庙本来的用途,而是用作餐厅、会所,这是一类商业行为;租出去盈利则是另外一类。一些上市公司、企业个人承包寺庙的行为,当然应阻止的。为此,我去年在两会还专门提出建议,后来国家四部委也发文了。
记者:如何看待社会上关于少林寺商业化的质疑?少林寺的门票收入是怎么分配使用?
释永信:判定是否商业化,问题关键就看其动机,以及最终获得利益的用途,再来界定其是否真的“商业化”。
游客进少林,花100元的门票钱,实际上只有20元左右是到我这里。我们的收入70%用于遗产保护,20%用于传承人的生活,10%用于慈善。算下来,每年大部分钱都用于景区修修补补了。
但我想的是少林寺如何为人类、国家、社会做些事。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能不求人就不求人。有钱多做点事,少钱少做点事,没钱不做事也能过,也没人规定我一定要做什么事。
记者:怎么看待网络上对少林寺、对您本人的赞扬或非议?
释永信:来自别人的赞扬也好,非议也好,是很正常的,都是在情理之中。我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能够默默无闻地为自己、为社会、为人生做一些事情。
为人生,在修行上,追求清静、自在、解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还达不到。佛家提倡利己利他,先渡自己,再渡别人。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