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颐和园,廓如亭外面的砖墙上被刻了好多游客的名字。
2月25日,颐和园,铜牛身上被刻了几个字。
原标题:景点文物遭涂刻 执法难取证
新京报讯 故宫铜缸被刻“梁齐齐到此一游”引发公众关注,近日记者探访颐和园、天坛等多个保有文物的公园、景点,发现在文物上刻画、涂污属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
对此,管理部门均称无行政执法权,文物执法部门表示处罚刻画、涂污行为存在取证难。
北京多文物成“留言板”
故宫“梁齐齐”事件发生后,有市民反映,颐和园内一座乾隆年间铸造的铜牛身上也被刻得“遍体鳞伤”。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文保单位,发现除了文物铜牛身上被刻文字外,颐和园内乾隆年间建造的“廓如亭”外石墙上及“十七孔桥”的石狮桥栏上,也随处可见游客涂刻的文字、图画等;天坛回音壁则涂刻着各式各样的文字,俨然成了“留言板”。
“在文物上涂画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北京市文物局工作人员称,涂刻给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属于违法行为。
景点称无权做出处罚
有市民认为,文物遭涂刻除了游客素质不高,也与管理不善有关,“既然违法,管理单位就应依法对涂刻的游客做出处罚。”
对此,颐和园称,刻痕几年前就有,文物是古物,从材料和工艺的角度上看,刻痕几乎难以修复,园方能做的就是加强人防、技防,防止文物遭到再度破坏,“我们有专门的护园队和督察队,在很多地方也安装了摄像头,但游客多、流动性大,很难抓现行,只能以批评教育为主。”
居庸关、颐和园及天坛管理处工作人员均称,作为事业单位,发现涂刻只能制止,无权进行包括罚款在内的任何处罚。
处罚涂刻文物难取证
此前,针对“故宫梁齐齐”事件,北京市文物局负责安全执法的有关人士表示,市文物局及各区县文委等具有行政处罚权的文物执法部门,处罚乱刻乱画行为的难点之一,就是取证难,虽有监控,但景点往往面积大,要想对所有角落都一一照看到,仍非常困难。
市文物局相关部门此前表示,鉴于执法存在取证难题,已考虑在文保单位、景区公园增设摄像头,加强证据收集。如今年故宫防盗系统改造时,防盗监控装置可进行现场录像。
■ 案例
颐和园 镇水铜牛浑身“刺青”
近日,有游客反映,颐和园的铜牛因遭刻画,造成永远无法修复的伤害。
该铜牛位于颐和园新建宫门牌楼南侧,四周除由雕花石栏围绕外,还有一层铜栅栏保护。旁边的立牌显示,铜牛铸造于乾隆二十年,牛背上铸有乾隆撰写的八十字篆体铭文《金牛铭》,据传是为镇压水患而置。
走近铜牛发现,牛颈除被人刻上“马、世、五”等字样,痕迹较深,牛腹、牛尾等也有多处刻痕。
除铜牛外,乾隆年间建造的“廓如亭”外的石墙上刻着游客留下的各式姓名,“十七孔桥”的石狮桥栏上随处可见游客涂刻的文字、图画等。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