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谈到这里,王光美同志沉默了。她悲痛地说:“并不是少奇同志没有10年好活,而是一场浩劫夺去了他的生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陈伯达一伙,动员了40万人,查阅了400万卷敌伪档案,但从未向少奇同志当面核对或查证过一件事……”
王光美在迎接刘少奇骨灰的专机上(资料图)
本文摘自《刘少奇的最后岁月》,黄峥 著,九州出版社,2011.12
对于上海人民来说,恐怕许多人都还记得,解放后少奇同志第一次在上海公开场合出现,和上海人民见面的情景。
那是1957年4月下旬,一个春雨绵绵的下午。少奇同志穿着一套普通的黑色呢制服,到龙华机场迎接外宾,接着站在敞篷汽车上,迎着春雨和花瓣,同上海100万欢迎群众见面。少奇同志当时虽已59岁了,但看上去是那样健康,那样神采奕奕,像个四十几岁的人。在以后几天的活动里,无论是在宴会上,在20多万人的群众大会上,在申新九厂或少年宫里,少奇同志那简短的、富有吸引力和鼓动性的讲话,那谦逊朴素、平易近人的风度,都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最后一天,在飞机场和采访的记者道别时,主动和记者们握手,并说“你们辛苦了”,“再见,再见!”那亲切、安详的眼光,更令人难忘。
当记者和王光美同志谈起这些往事时,她深有所感地说,少奇同志对上海是很有感情的,是十分关心的,因为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也是他早年参加革命活动的地方。
1920年,22岁的少奇同志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了更好地学习俄国革命的经验,这年秋冬之际,他到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6号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总部留苏预备班学习俄文,翌年赴苏留学。1922年他又回到上海参加工人运动,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任职。以后他到江西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工作,后任工会主任,使安源工会成为中国早期职工运动的最坚实和持久的核心之一。以后,他来往于广州、安源间。1925年,他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后,到上海和李立三、蔡和森等同志一起领导了“五卅运动”,并经常来往于广州、上海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又从湖北回到上海搞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6月第二次赴苏,回国后又到上海任党中央职工部长工作。1932年,少奇同志到江西中央苏区,就是从上海出发的。
至于解放后,王光美同志说,少奇同志更是经常到上海。他关心上海的人民,关心上海的建设,为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到高兴,对上海城市建设的规模、布局、方针、环境保护以及如何建立卫星城镇、逐步消灭城乡差别等,都作过具体的指示。他反复告诉上海市委的同志,上海城市建设“要从实际出发”,“要重视人民的身体健康”,“要为孩子着想,不能顾此失彼,不能坑害后代”,“要有长远打算,不要像一些水利工程那样,挖了填,填了挖”。1965年秋天,少奇同志在上海开会、视察,从当时国民经济恢复、繁荣的情况,再一次满怀激情地展望了未来。王光美同志说,她听见少奇同志在火车里就各方面的问题对陈丕显同志谈了许多。1966年1月少奇同志又对家人和工作人员说:“如果马克思再给我10年时间,跟同志们一起干,一定可以把中国搞得更好!”
谈到这里,王光美同志沉默了。她悲痛地说:“并不是少奇同志没有10年好活,而是一场浩劫夺去了他的生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陈伯达一伙,动员了40万人,查阅了400万卷敌伪档案,但从未向少奇同志当面核对或查证过一件事。他们找不到任何证据,就采用法西斯手段,制造假证,罗织罪名,对少奇同志进行政治陷害和人身迫害,造成了我党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最后,王光美同志谈到了少奇同志对家人的严格要求。她说,少奇同志平时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一向严于律己,经常要求家人与人民同甘苦。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少奇同志要孩子们在学校吃饭。当时孩子们要回家来吃,是完全有条件的。但他却说:“人民吃不饱,我们有责任。让孩子们尝尝吃不饱的滋味,等将来他们为人民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再不要让人民吃不饱了。”他告诫孩子们要在大风大浪中经受锻炼,人民将来会信任他们的。他说:“只有全国人民的孩子幸福了,我的孩子才能有幸福。”
1961年,少奇同志到湖南视察,看见老家宁乡给他修整了旧居,供人参观。他说:“群众住房这样困难,应该与人民同甘苦,怎能把自己住过的房子空起来?”他当时就让把旧居分给群众住。王光美同志说,少奇同志恢复名誉后,也希望不要搞什么故居修复,住在里面的居民仍旧应该让他们住下去!
访问结束时,我们问王光美同志,她是否打算写本回忆少奇同志的书?她说,过去曾收集过一些材料,现在还没有完全找回来,但目前实在太忙,这要等以后退休了再说。她说,她不断收到许多热情的来信,除了对她表示慰问外,还对少奇同志表示深切的怀念。她衷心感谢大家对她的好意,同时这也证明,在人民的心里,早已为少奇同志恢复了名誉,五中全会庄严地宣告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正反映了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愿望!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