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回应排水设施落后质疑:向干燥国家苏联学来的 |
www.sinonet.org 2012-07-23 法制晚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在主汛期来临之前,市排水集团介绍,针对全市共90座立交桥,已经制定了“一桥一预案”,并有大型抽水泵车做到“车等雨”。这样“完美”的预案仍没有阻挡住这场特大暴雨给京城带来一片汪洋。市民不禁问道,这些预案是否真的发挥了作用?
释疑 雨水泵站建设不科学 排水设施拖后腿
对此,市排水集团总经理陈明表示,京城有90余座下凹式立交桥只能靠雨水泵站进行抽水。
而这些雨水泵站都建于上世纪,当时的城市建设都是向苏联这样的干燥国家学习的,制定的标准很低且不科学。桥区排水管道只按照1至3年一遇的大雨而建,但这场豪雨达到了61年一遇,排水设施自然会“拖后腿”。
目前,本市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全市74个雨水泵站将在三年内改造完毕,今后将具有每小时“消化”50毫米降水量的能力。
但即便如此,一旦再碰上特大暴雨,排水泵站仍然不能完全胜任。“根本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市整体系统的整体规划。”陈明说。
国外经验
北京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这次暴雨虽然给城市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但却也给京城足足补了次水。专家呼吁应学习国外经验,广建蓄水池,并应该让绿地建在马路之下。
日本:每开发一公顷土地,就建一个蓄水池,收集雨水,缓解干旱防止内涝。
英国:马路牙子高于绿地,且每隔一段都会有一个缺口,雨水落下后,会流入绿地进行自然灌溉,还能防止积水。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