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河南省商水县,村民在一处公墓边照料农田。
商水县的一处公益墓地,这块墓地已经复垦,和周边的农田连在一起。
商水县一处公益墓地的牌子倒在地上。
商水县公路上挂着关于文明殡葬的条幅。
7月14日,河南省商水县,一处还没有被平坟的田地里,村民在劳动。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河南周口试点平坟复耕调查
河南周口试点殡葬改革,投入巨资补贴,要求3年消灭坟头,火化率100%;部分村民不愿移坟,公墓复垦
今年5月底至6月初,河南省周口市试点平坟复耕工作,希望将几千年来的“第一难事”撕开一个口子。
周口市商水县投入一千多万元,在28个行政村试点平坟复耕。几个月时间内,这些行政村的坟头全部被平掉。
据河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彭国平介绍,除周口外,洛阳、南阳、商丘等河南地市,从今年年初开始,相继开展平坟复耕。
当地官员称平坟的初衷是解决大机器耕作,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但由于部分地区强制平坟,公墓建设简陋,平坟工作也遭到了一些反对和质疑。
朱伟最近很忙,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这位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朱集村党支部书记这几天每天要接待超过1500人,反复向他们介绍工作经验,还要在一些会议上发言。
朱伟曾被评为全国劳模,在他的带领下,朱集村成为省、市的模范村。今年年初,他又被县里委以一项重任,朱集村被定为殡葬改革的试点村。在几个月的说服动员后,朱集村平掉了全村所有的1043个坟头。
朱集村平坟工作的成功,吸引了全市基层干部、群众代表的参观学习。由于参观的人太多了,朱伟一个人讲不过来,又增加了6名讲解员,几名镇干部也加入进来。
7月12日,朱伟算了算,此前的10天中,朱集村先后接待和培训了近1.5万人。
平坟复耕,是商水殡葬改革的重点。商水县民政局局长李多义将此称为“万事第一难”。县市领导对朱伟寄予厚望,他们希望朱伟的做法和经验能为这项改革“撕开一个口子”。
平坟复耕并非周口一市,河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彭国平称,从今年元月起,周口、南阳、商丘、洛阳等地都相继平坟复耕。目前,省里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
文件要求3年取消坟头
文件要求3年内完成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火化率100%;逐步取消旧坟头
在商水,坟地有阴宅之说。高坟头上添土,被认为是做好事,若挖别人家祖坟,则是大不敬。平时每到清明、农历十月初一、春节,当地村民都要提上祭品上坟祭祖。
河南省大多数区县都是火葬区,商水也是其中之一。
1999年生效的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规定,在火葬区提倡骨灰寄存等方式以及其他不占或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禁止将骨灰装棺土葬。
在1999年之前一直沿用的河南省殡葬管理暂行办法,也规定火葬区禁止土葬。
但土葬是当地传统,在2009年以前,商水的殡葬火化工作曾抓得很严。
商水县练集镇一名村干部段鹏(化名)记得,当时即便是装棺土葬,也要先火化。偷着土葬,一旦被举报,执法队会把死人挖出来,强制火化。2009年后,村里就很少有人主动火化了,一般找个风水先生看看,选个地儿葬了,几乎没有执法人员查。
商水县殡仪馆多年前承包给个人经营,会计老付说,2009年前,殡仪馆每年能赢利几十万。2009年后,每天火化量不到两个,大都是干部、教师或横死的人。殡仪馆每年要赔一百多万。
李多义说,过去虽然年年都提殡葬改革,并未当成重点工作强力推进,落实力度不够。加上周边县的大环境影响,反弹很大。商水县官方统计该县的火化率,由之前最高时的87.5%下降到14.2%。
此外,由于当地只有两三个公墓,火化后的骨灰无处安放,当地的习俗是火化后将骨灰葬在地里,即使火化率较高的时候,坟头并未减少。
今年3月,周口市委、市政府发布的“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到,全市基本农田现有坟头300多万个,占耕地3.5万亩。
文件要求,用3年时间完成农村公益性公墓全覆盖;火化率100%;彻底遏制偷埋乱葬和骨灰二次装棺;不再出现新坟头,逐步取消旧坟头。
商水县被定为殡葬改革试点县。该县也设定了三年任务,2012年底前,各乡镇(场、办、区)都要完成30%以上的平坟复耕任务;到2013再完成40%;到2014年底,全部完成。
3月13日,商水县县长杨在殡葬改革动员大会上说,全县现有坟墓约70万个,占地约五六千亩;每年大约7000人亡故,新增坟墓占地50多亩。多年下来,造成大量土地流失。
杨还提到,商水作为产粮大县需要土地支撑,县产业聚集区急待西扩,但“入土为安”的丧葬观念根深蒂固,死人与活人争地矛盾突出。从生态和环境角度,该县因土葬年消耗木材近万立方米,逐年造成的林木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同样不容忽视。
李多义说,商水县有130多万亩耕地,坟头占地5000多亩,比例并不大。但坟头会影响大机器耕作,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建设。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