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岸英性情坦率、奔放,加之长期在苏联生活养成的习惯,更显得直白爽快。家英也是个性情真率,表里如一,有话藏不住的人。我在西柏坡多次见过岸英,都是和家英在一起。看得出,他们关系融洽,好到连上厕所都形影不离。
田家英(资料图)
本文原载于《百年潮》
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1950年11月牺牲在朝鲜战场,年仅28岁。历史的尘封,使毛岸英的故事鲜为人知。
我母亲晚年追忆父亲田家英时,多次提到“岸英”的名字。毛岸英1946年从苏联回国至牺牲近5年间,和我父亲既是师生又是挚友。
母亲印象中父亲同毛岸英非同寻常的关系
我的母亲董边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奔赴延安的那批热血青年中的一员,1941年和父亲田家英在延安相识相爱并走到一起。
母亲忘不了和毛岸英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她说:
1948年底,我从晋察冀回到西柏坡。我是1945年8月随大部队从延安北上,分配到晋察冀边区工作的,这时已和家英分别了三年。
可巧,家英初任毛主席秘书,被主席派去东北考察了。
数天后,我参加了中央妇委会为召开第一次全国妇代会的筹备工作,妇委会在东柏坡。家英出差回来,兴冲冲地来东柏坡找我,他身边跟着个高高个子的青年。没等 我反应过来,这个青年就给我深深鞠了一大躬,并大声说,“师娘好!”我为人腼腆,一下子臊了个大红脸。家英忙解释,这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来, 在跟我学文化,故称你“师娘”。我这才注意,岸英是个热情爽朗的青年,高高的个子,脸晒得黝黑,脸上还带着顽皮的笑,很可爱。
以后我在西柏坡多次见过岸英,都是和家英在一起。看得出,他们关系融洽,好到连上厕所都形影不离。
他俩都是1922年生,家英长岸英半岁,但显得比岸英成熟些。
岸英性情坦率、奔放,加之长期在苏联生活养成的习惯,更显得直白爽快。家英也是个性情真率,表里如一,有话藏不住的人。他和岸英成为挚友是很自然的。
1950年1月底,我在协和医院生小英(姐姐的乳名),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在延安送给老乡了。听说得了女儿,家英高兴地到医院来看我。我清楚地记得,是和岸英一起来的,他们之间毫无芥蒂,亲如手足。
进城后,岸英主动要求到工厂锻炼,不常回家。但只要回中南海,一定来静谷家英办公的小屋坐坐(静谷是中南海里的一个园子,离毛泽东居住的丰泽园仅二三百米)。两个人见面有说不完的话。我在静谷不止一次见到岸英,他对人还是那么热情大方,开开朗朗,给人以感染力。
母亲对毛岸英的印象很深,但所知毕竟有限。多年的关注,使我从知情人那里,知道了更多关于父亲和毛岸英的故事。
父亲成为毛岸英的老师
父亲是什么时候,又是怎么当上毛岸英老师的?据有发言权的曾彦修老人(曾任人民出版社总编)讲:
毛岸英于1946年初回国,组织安排他在中宣部搞俄文翻译。那时田家英也在中宣部,帮胡乔木和陈伯达收集整理资料。中宣部在延安的杨家岭,岸英和家英、于光远、何均、陈真、曾彦修都住在一排窑洞,热血青年很快熟悉起来成为朋友。
至于田家英给岸英当老师,我认为不会是毛泽东亲自点将,更不像有些人推理的,毛泽东曾听见田家英在马列学院讲课,驻足窗外,因而对田有印象。田家英当时只是中宣部一名普通干部,和毛泽东没有那么近熟的关系。
事实应该是,毛泽东让陈伯达教毛岸英,陈已为毛泽东做了多年的秘书,并谙熟中国历史,是延安公认的威信最高的文化人。
但熟悉陈伯达的人都知道,他的逻辑思维强,文笔好,就是手懒,既不用功,也不刻苦,靠聪明。他写东西离不开田家英、陈真、史敬棠、何均四个人给他收集资料、做长编,最后他重新逻辑梳理和概括成书。
陈伯达的福建官话说得很难懂,正式场合他讲5分钟的话都困难。最主要是他素不爱管闲事的性情,当任何部门的领导都是甩手掌柜,一心只在修书上。
陈伯达对田家英很了解。1941年起在中央政治研究室他就是田家英的领导。田家英传统文化功底好,19岁在马列学院当教员,擅于表达。且田家英和岸英关系又好,陈伯达把毛泽东交代的这项任务交给田家英,是顺理成章的,也是负责任的选择。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