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玉树重建工作进入第三年,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却几近失控:伴随大规模重建产生的扬尘、尾气、垃圾已成为高原净土上无法忽视的毒瘤;为满足玉树重建中的沙石需求,位于长江干流源头的通天河河道破碎不堪。许多人以重建之名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
河湾挖砂,河道两侧均有采砂场。
采砂车挤占了本来就不宽的道路。
千户祥挖砂厂的卡车正在排队。
“重建一个玉树,毁掉一条长江!”当地人如此感慨。以重建之名破坏原本脆弱的自然生态,绝非任何人期待的结局。
2012年5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结古镇扬沙弥漫。青藏高原上的春季才刚刚到来,新一年的重建工作已经开始。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地震波及玉树、称多、治多、杂多、囊等7个县的27个乡镇,超过两千人遇难。与5.12汶川地震不同,玉树地震受灾范围均位于生态脆弱的青藏高原腹地,其中还包含三江源和隆宝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脆弱敏感的地质生态条件和独特的藏族文化给重建工作带来挑战。
2010年6月,国务院紧急出台《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简称《规划》)。《规划》要求,玉树“三年重建”工作应“保护生态,体现特色”,“充分考虑灾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按照构筑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建设统筹推进。
遗憾的是,玉树重建工作进入第三年,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破坏却几近失控:伴随大规模重建产生的扬尘、尾气、垃圾已成为高原净土上无法忽视的毒瘤,蜂拥而入的外来虫草采挖者足迹踏遍每一座山头;更令人痛心的是,为满足玉树重建中的沙石需求,上百家采砂场已开进三江源国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地带,非法采矿淘金之徒伺机进入,位于长江干流源头的通天河河道破碎不堪。
以重建之名破坏原本脆弱的自然生态,绝非任何人期待的结局。
采砂疯狂
从结古镇出发,沿214国道向东行驶约20公里,便与通天河相遇。开车往北四五公里到达通天河大桥,再往西北方向行驶,是通往拉布乡的公路。在这条沿河而建的公路上,往返运送沙石的重吨位卡车挤占了原本就不宽的道路,所有沙石均来自通天河。
通天河是“三江源”中长江干流上游段,上承沱沱河,下接金沙江,两岸山势陡峭,水流湍急,崇山峻岭,壮观非凡。然而,震后重建开始后,大量采砂场进驻通天河,原本壮美开阔的通天河峡谷已失去昔日光彩。
采砂场挖采方式粗暴:开挖山体、倾泻砂石、堵塞河道。在一些河段,可以看到采石场用石块在河道中堆积而成的围堰,围堰内水质清澈,与浑黄的河水形成鲜明对比。当地人猜测,当采石场或将河底砂石掏空,将形成青绿色的小型围堰湖。
由于采砂场的填河、围堰行为和大量沙石的卸入,通天河部分河段截面被大大压缩,河水的实际流动范围锐减。在一些河段,堆积入河的沙石已几近堵塞河道,实际河道截面不足20米。由于河流面积变窄,此处河水湍急,流速明显高于附近河段。
距通天河约8公里的千户祥采砂场是通天河内规模较大的一家采砂场,其采砂作业范围连绵几百米,挖砂、洗砂设备数量近十台。在河岸上,还有大型泥沙搅拌设备,围网内堆积着大片高达数米的沙石堆,沿山而建的公路被往返运输沙石的大型卡车压得高低不平。
据通天河沿岸居民介绍,通天河过去曾有过采砂场,但都因身份违法被关闭。不过,2010年8月以来,通天河沿岸陆续出现多个采砂场,并从通天河大桥下游不断向长江源头扩散,最远可观测到的采砂场已进入保护区深处约70公里。
采砂场使许多人一夜暴富,工作人员和运送砂石的车队司机也受益颇多。在采砂风潮中,当地寺院也参与其中,成立以寺院名称命名的“感恩砂石场”。通天河砂场林立,也给淘金者可乘之机。玉树县环保局执法队队长青措坦承,2012年3月,该执法队就曾取缔两家非法采砂场。而即便是那些手续齐全的采砂场,大多也存在“一证多点”的违法采挖现象。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